第(2/3)頁 “犯罪網絡?!究竟怎么回事?你能再說的詳細一點嗎?”倫道夫又高興起來,他最喜歡聽黑幫犯罪故事了。 “這要從拉穆晉升士官之后說起。”于爾根合上了紙盒,把它推到了桌子中間。 “當時的拉穆意氣奮發,自以為經過多年的努力,他的命運終于得到了改變。”于爾根端起杯子,茗了一口咖啡。 “但是某一天,之前在詐騙團伙里的同伴突然找上門來,到現在拉穆都不明白對方是如何得知自己去向的。團伙的頭目對拉穆現在的身份非常感興趣,于是以向軍方告發他作為威脅,要挾拉穆再次為組織工作。”于爾根手指點著文件說到。 “所以他屈服了?我指的是那個拉穆。”倫道夫問到。 “他沒有其他的選擇,要么為這些人工作,要么被軍方送上軍事法庭并踢出軍隊。而且一旦消息暴露,等待他的還有高等種姓的殘酷私刑,落到那些家伙手里他就死定了。”黨衛隊少校冷笑著回答。 “于是他們逼迫他販賣這個?”倫道夫指了指盒子。 “起初他們并沒有讓他參與販毒,而只是通過他的關系,利用英國皇家空軍的飛機,在東南亞地區走私違禁物品。印度是英國遠東部隊的大本營,皇家空軍的軍用運輸航線遍及每一塊殖民地。他們走私的商品的主要是一些受到嚴格管控的貴金屬、寶石、珍貴藥材和外幣,還有這些在日本生產的可卡因。”于爾根指了指紙盒。 “你是說,這些東西是日本生產的?”倫道夫驚訝的瞪大雙眼。 “確鑿無疑,我們在一些包裝紙上發現了日本三共制藥公司的標記,而這個三共制藥公司,就是遠東地區最大的可卡因制造商。”于爾根從文件夾里抽出一張照片,上面是打著藍色三角形印章的包裝紙照片。 這里作者要提一下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古柯堿貿易情況,希望大家別當成我在灌水。 關于這種毒品,社會上有大量的資料可以查詢,這里就不詳述了。在它誕生之初,歐洲人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它的危害,反而因為它的特殊藥理作用,在多種病癥的治療中被廣泛使用,當時歐洲的醫學界,甚至把它當做兒科藥物,治療兒童的哮喘病。 直到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人們逐漸發現了這種毒品的危害,因為現代制藥企業的工業化生產降低了成本,導致這種原本只有富有階層才購買得起的毒品,逐漸開始向中低層平民中蔓延,加上一戰后社會流行的頹廢風氣,從戰爭中幸存下的人們,開始追求一種醉生悶死的生活,于是這種有強烈興奮作用的化學制品,被人們作為娛樂助興的藥物而遭到濫用。 美國最先開始禁止這種“藥品”在市場上銷售,當時美國是世界第二大古柯堿制造國,這種毒品在美國國內已經泛濫成災,迫使美國聯邦政府把古柯堿劃入了毒品范疇,開始在全國嚴厲打擊古柯堿貿易。隨后就輪到歐洲各國,瑞士和法國先后開始查禁可卡因,英國雖然緊隨其后,卻依舊把這種毒品列在大英帝國的藥典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