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果把射擊距離拉近到五百米,這是步兵連排級反坦克炮最常見的交戰距離,這門炮的穿透深度竟然達到了喪心病狂的一百七十二毫米,這預示著沒有哪種蘇聯坦克能夠抵擋住這門火炮的攻擊。 這種反坦克火炮生產工藝比較復雜,加上采用了合金材料,所以價格和使用成本比較高,因為使用錐膛模式,導致炮管的壽命非常短,大約在五百發左右,隨后就必須要更換炮管。 不過這在徐峻看來這倒不是問題,如果一門反坦克炮能夠打完六百發炮彈還沒被敵軍干掉,那么它完全有資格再換一根炮管,因為按照一半的命中率,這個炮組至少已經干掉三百個裝甲目標了。 Pak41七十五毫米錐膛炮因為其優越的穿甲性能,差一點就替換掉了Pak40七十五毫米反坦克炮,可惜因為歷史上德國缺乏鎢礦,而它只適合發射鎢芯穿甲彈,所以當希特勒命令縮減這種彈藥的產量之后,德軍最終只保留下了一百五十門這種反坦克炮,剩下的Pak41則在彈藥和炮管消耗完之后,悄然從德軍序列里消失了。 不過如今德軍已經沒有了這種顧慮,除了正在開發的奧地利鎢礦,德國還從葡萄牙和玻利維亞進口了一大批鎢礦礦砂,同時與中國的一攬子合同里,也恢復了戰前的鎢砂貿易。 只是目前重慶政府控制的鎢礦數量不多,其中大部分產品需要償還給美國,抵扣從美國進出口銀行獲得的貸款。這項交易被稱為“鎢砂借款合同”,美國進出口銀行提供給重慶一千五百萬美金貸款,以此購買美國生產的食品和原材料,重慶則需要在五年內提供美國價值三千萬美金的鎢砂作為償還。 這里先別說這筆交易有多么不公平,這時候有人肯借錢給重慶已經很不錯了,畢竟四零年日軍繼續高歌猛進,重慶政府面對的局勢實在不令人樂觀,一旦蔣中正失敗這筆貸款也就等于打水漂了,美國人當然不是來搞慈善的,沒有百分之百的利潤,他們怎么可能甘愿冒這種風險。 三九年美國在羅斯福的主導下通過了《儲備重要軍需物資法案》,國會準備在四年內撥款一億美金,用來采購十七種美國必須的戰略物資。 結果半年不到,他們就花光了當年的兩千五百萬美元預算,全部用來購買鎢、錫、錳、鉻和橡膠五種戰略物資。光是鎢砂一項他們就進口了一百四十八萬五千余磅,換算下來差不多六百七八十噸的樣子,其中有六成是從中國進口的。同樣戰前英國為了遏制德國,在市場上搶購了大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鎢砂,結果因為英美兩國的囤積,愣是抬高了鎢砂等戰略資源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 不過如今因為歐洲戰爭結束,同時隨著羅斯福內閣的下臺,美國政府已經停止了對戰略物資的囤積,國際市場上各種原材料的價格開始逐漸回落到原有的水平。 至于英國囤積的鎢砂,加起來差不多有葡萄牙大半年的產量,結果除了本國生產所需要的,剩下的幾乎都被德國吃了下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