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對德態度(下)-《復活之戰斗在第三帝國》
第(2/3)頁
歷史上日本成功的利用了德國,希特勒當時也沒想的太多,亞洲對于德國來說是個過于遙遠的目標,他也確實需要一個政治盟友,可以在遠東牽制蘇聯。
但是這個時空中,德國并沒有和日本聯盟,日本把德國勢力堵在亞洲之外的打算,首先就已經落空了。更讓日本感到頭疼的是,一堆歐洲列強竟然全都被德國打服了,現在已經成為了德國的附庸,所謂打狗還要看主人,更何況這個主人還強的驚人。
照道理日本早該拋棄掉這個不切實際的南進計劃,奈何日本軍方的思路和平常人總是有些不同。日本人的想法是,德國的實力雖然很強大,但主要戰力都是在陸地上,況且地處遙遠的歐洲,并且缺乏能與日本對抗的海軍力量。如果日本尋找到一個機會,在德國做出反應之前,將生米煮成熟飯的話,鞭長莫及之下,德國人有很大的可能會與日本妥協。
大不了到時候給予德國一些特權作為補償,同時盡量不侵犯到德國在亞洲的利益,相信那位元首會對皇國的苦衷有所體諒的。
當然這一切都必須有一個出發點,那就是德國和日本的關系至少要達到親密程度,至少要保證德國對日本放松警惕,這樣當日本發起東亞攻略時,才能做到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當之勢,將南亞諸國一舉拿到手中。
同時日本也在考慮,是不是能夠加入德國在歐洲確立的新經濟體系,此時日本已經被西方世界孤立挺長時間了,除了幾個拉美國家,幾乎沒有正常的貿易伙伴。日本當時頭頂山寨王國桂冠,商品大都是歐美產品的翻版,加上缺乏生產原料,所有材料幾乎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只能靠廉價的人工來節約成本,但問題是當時西方的人工也一樣廉價,而且技術也普遍比日本人好,無論是質量還是價格,當時的日本貨都缺乏競爭力。
日本的生產工藝還很落后,只能制造質量低劣的廉價日用品,靠數量沖擊中國市場,但是戰爭爆發之后,中國市場也出現了疲軟,本國的消費量又十分有限,所以此時日本除了和軍工有關的,幾乎所有產業都出現了倒退,依靠亞洲市場已經很難再創造出什么利潤。
日本多年的積蓄幾乎快被美國吸干,只能靠大量印鈔來穩定市面,要說日本國內早就應該通貨膨脹了,但是日本在國內實行了食物與日用品配給制,同時政府鼓勵市民把日常收入拿去買愛國債券,所以那些超發的錢幣轉了一圈又回到了銀行賬面上。國民手持一堆債券,勉強維持著溫飽,市面上也沒有多少閑錢,日用品還算充足,政府的信用還未破產,國民對打贏戰爭依舊還抱著希望。
日本的經濟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衰退,特別是德國開始向重慶輸血之后,對于日本朝野上下的心理打擊不可謂不沉重,戰爭結束變得遙遙無期。可以預計到日本將在一場漫長的消耗戰中熬干最后一滴鮮血,這顯然是讓人無法接受的。
“帝國的唯一希望,就在于南進計劃能獲得成功,而南進計劃成功的前提,那就是必須要做到德日親善。我們要保證在局勢繼續惡化之前,帝國還有奮力一搏的機會。目前看來這個機會不在于南方,而在于北面。
《最新時局處理綱要》要重新修訂,要把這些問題全都考慮進去。但是總體的戰略是不能變化的,我們既然已經起步,就不能再回頭,這一點希望諸位能夠深刻的理解,并加以實行?!苯l文麿掃了一眼東條,對方恭敬的點頭以示同意。
“為了讓獨國相信帝國的誠意,我們可以和獨國簽訂一攬子貿易協定,同時也能讓日本本國的產品打入歐洲的市場,我們可以向獨國提供我們的農產品,比如大豆和生絲。獨國和歐洲需要勞動力,完全可以從我們的占領區獲取嘛,支那、滿洲、朝鮮,想要多少勞工就有多少勞工。
我們完全可以把這筆買賣從重慶那里搶過來,我們完全可以給出比重慶更好的條件,如果他們有要求的話,哪怕是需要抽調海軍的戰艦,運送這些勞工去歐洲,我們也完全可以答應下來。
重慶有的,日本全都有,重慶沒有的,日本也都有。獨國人需要什么,全都可以商談。務必要讓獨國人感受到大日本帝國的親善誠意。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洛县|
达尔|
曲阳县|
三河市|
梅州市|
松滋市|
天津市|
三穗县|
深泽县|
长寿区|
比如县|
潮安县|
新闻|
敦化市|
昌宁县|
长子县|
隆尧县|
天柱县|
巧家县|
苗栗县|
喀什市|
台南县|
且末县|
岚皋县|
中超|
远安县|
安徽省|
阿尔山市|
福州市|
武强县|
咸阳市|
即墨市|
房山区|
衡阳市|
手游|
兴义市|
北安市|
英德市|
三江|
无为县|
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