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確實有點兒自作自受的意思。 可那畢竟是個十歲的孩子,就算做的不對也挺叫人惋惜的。 這事兒在村里傳的很快,平常啥恩啥怨的全都放下來,大家都挺為那孩子惋惜的。 春陽去看孫影的時候二寶媽還提起這個事兒。 她跟李燕也不多對付,背后沒少說道人家,可是說起李燕的小兒子,二寶媽還是跟著嘆了好長的氣。 她對春陽和孫影道:“你說村里調(diào)皮的孩子也不少,可都是在自己家調(diào)皮,哪有去別人家這么嘚瑟的啊。說到底就是爹媽沒教好,把個好好的孩子慣的不像樣。” 說到教育孩子,二寶媽還挺有見地,春陽對此還挺吃驚。 中途二寶媽出去上廁所,孫影給春陽使了個眼色,悄聲說道:“別聽她瞎忽悠,這會兒說別人慣孩子說的可明白了,等我以后生了你看她慣不慣。我現(xiàn)在就挺愁的,怕以后在養(yǎng)孩子這事兒上還老跟她吵。” “就算吵,你也得把好這一關”,春陽鄭重的說道:“你信我,我見過太多的孩子了,知道什么樣的家庭能夠教育出什么樣的孩子,慣是真的不行。” 孫影還挺愿意跟春陽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的,畢竟春陽以前是小學的校長現(xiàn)在是中學的校長,別看年紀不算大從事教育事業(yè)都十年出頭了,在這方面自然很有想法。 春陽的觀點就是百家人百種養(yǎng)法,要根據(jù)自家的實際情況教養(yǎng)孩子。不過不管怎么樣,有些底線都是不能觸的,知禮知恩知善,這些都是最基本的。 “他們老郭家給孩子取名是挺能耐的啊”,聽春陽說完,孫影說道。 確實,郭家給孩子取的名字都特別好。 知禮有先天的缺陷,那就取名知禮,不求他多了不起,只要做到懂禮節(jié)知禮貌就好,他也確實做到了。 知恩呢,因為身世的原因,郭家只就希望他懂得感恩,別做忘恩負義的白眼兒狼,這些年知恩做的也很好。 知善知勤雖然都還是孩子,不過她們的性格秉性都很好,對的上她們的名字。 夸了郭家取名好,孫影又開始絮叨自家孩子的取名問題。 雖然還沒出生,但她和二寶已經(jīng)開始發(fā)愁孩子的名字了。 “我看現(xiàn)在的小孩兒跟咱那時候取名一點兒都不一樣,我就怕我取不好等孩子以后上學被人笑話”,孫影很實誠的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