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收養(yǎng)巧丫的那對夫妻搬來濱江不久就相繼生病去世。 為了看病,夫妻二人花光積蓄,甚至還借了外債。他們?nèi)鍪蛛x開,留下巧丫孤苦一人,十分可憐。 夫妻二人的親戚都知道巧丫不是他們親生的,就把巧丫當皮球似的踢來踢去都不想管她。 后來是夫妻二人的一位遠親看巧丫可憐,才把巧丫接到跟前照顧起來。 這位遠親就是冬梅見過的那個戴眼鏡臟兮兮的男人。 他叫宋啟明,今年才三十一歲,在濱江市師范學(xué)院教書,是周圍人公認的書呆子。 宋啟明父母早亡,上頭有一個姐姐早些年遠嫁,姐弟倆一年兩年的也見不上一面,感情也沒多深厚。 他一個人住著單位分的兩室一廳六十多平的房子,拿著又高又穩(wěn)定的工資,逢年過節(jié)的還能享受單位福利,按理說日子應(yīng)該不錯,養(yǎng)一個小姑娘絕對沒問題。 奈何他就不是一個會過日子的人,不會做飯不會收拾,家里亂糟糟,甭管什么場合都是一副邋里邋遢不修邊幅的模樣。不僅如此,他對錢也不上心,誰跟他借錢他都借,人家不還他也不要,一來二去的,工作這些年他竟然沒什么積蓄,有時候自家有個大的支出他還要去跟同事借,下個月發(fā)工資再還上。 巧丫就算再懂事也就是一個孩子,跟著什么樣的人生活就會養(yǎng)成什么樣的習(xí)慣。自被宋啟明收養(yǎng)后,巧丫也變成一個邋遢孩兒,在學(xué)校都沒有同學(xué)愿意跟她玩。 大概小小年紀經(jīng)歷太多不好的事兒,巧丫性子也不多活潑,在學(xué)校就悶頭看書學(xué)習(xí),課后也悶在家里不找同齡的小孩兒玩。 春陽聽著電話那頭的哭聲心里也難受的不行。 哭聲小了些,她才開口說道:“大姐,你別難過,往好的方面想一想,巧丫現(xiàn)在跟著那個宋老師至少吃穿不愁,還有人輔導(dǎo)功課,也挺好的。往后等宋老師結(jié)婚娶了媳婦,有人幫忙收拾了,情況興許就不同了。” “這也是我很擔心的一點”,冬梅更咽著說道:“宋老師是個書呆子,沒處過對象,這兩年開始有同事給他介紹對象,但都沒成,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找上媳婦。就算找上了,萬一人家不喜歡巧丫咋整?宋老師還能為一個沒有血緣的姑娘不娶媳婦么?” 冬梅分析的很現(xiàn)實,甭管宋老師往后娶不娶妻,巧丫的情況都挺令人擔憂。 沒看見不知道也就罷了,既然知道,冬梅這個做母親的就沒辦法放下。 這些天冬梅什么都干不進去,一想到巧丫就想哭,哭累了就想該怎么讓巧丫過得更好。 畢竟當年是她把巧丫送人的,她怕直接沖到巧丫面前說出實情巧丫厭惡甚至憎恨她,所以始終沒有想到一個萬全的辦法。 “大姐,要不你想辦法先跟那個宋老師接觸接觸,通過他靠近巧丫,等關(guān)系混熟混好了再考慮要不要說實話或者下一步該怎么辦,像你現(xiàn)在這樣老是哭也不是辦法”,春陽嘆息著出主意道。 冬梅接話道:“你蘊蘊姐也這樣勸我,可我,可我...哎,人家是教大專的老師,我大字都不識幾個,咋跟人家接觸啊!” “這咋沒辦法接觸”,春陽耐心的說道:“他平常接觸的人肯定也不少,難道接觸前還都得問人家是什么學(xué)歷讀過什么書啊?再說了,他教大專能咋地,也不過就是多讀了幾本書,瞧他把日子過成那樣,我還覺得他照你差遠了呢。” 大概是春陽的話給了冬梅勇氣,冬梅表示回頭她就想想辦法,不能繼續(xù)這樣頹廢下去。 冬梅要掛電話,春陽才想起正經(jīng)事還沒說呢。 她馬上跟冬梅說了趙巧巧想借住在家里的事兒,冬梅很痛快的道:“反正我一年也回不去幾趟,車老師也搬走了,你也不住那邊,咱那房子老空著也不好,就讓她們住著唄。” “小嬸兒說不白住,要給錢或者給糧食,你想要啥?要多少合適?”春陽又問道。 “她要是覺得白住怪不好意思那就隨便給點兒,給錢還是給糧食都行,你自己看著辦吧”,冬梅回道。 事情說妥,回頭春陽去找趙巧巧,趙巧巧激動的都紅了眼睛,伸手握住春陽的手,眼里泛著淚花卻笑著說道:“謝謝你們姐妹倆,我真不知道說什么才好,反正就是謝謝你們。” “一家人,不用這么客氣”,春陽笑道:“小嬸兒,不管你跟我小叔咋樣,婷婷和嬌嬌都是我堂妹,咱們都是一家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