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氪星飛船中,佐德目露異彩望著面前的屏幕,其上用各種顏色線條層層勾勒出了一顆形如橢球體的星球,正是飛船剛剛掃描出的新氪星模型。 其中,藍色的線條代表覆蓋星球表面的海洋。 灰色的線條代表著陸地上裸露的山體巖地。 白色的線條則代表著籠罩在星球大氣層中的濃郁云體。 至于紫色,便是這顆星球上特有的植物生命,它們由于星球獨特的地理環境,演化出了與地球植物完全不同的強大吸光結構,能夠吸收陽光中幾乎所有的光能,唯獨將紫光排斥在外,因此才會呈現出紫色的外表。 除此外,在這顆星球的表面和地殼深處,還密密麻麻地分布著諸多其他顏色的線條 這些線條大多都是可用于殖民建設的基礎資源,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極其珍稀的戰略性資源,顯然是羅恩特意挑選的富裕資源星。 這樣的星球,即便在氪星文明最巔峰的時期,也能賣出一個相當不菲的價格。 但就是這樣富裕的資源星,卻被羅恩毫不猶豫地送給了氪星人,甚至在雙方徹底交割星球地契的時候,羅恩的臉上也沒有絲毫變化,就好像這顆星球根本不算什么一樣…… 實際上,羅恩確實是這么想的。 因為在這片宇宙中,地球文明是唯一發展到星際層面的文明,人類也是唯一擁有高級智慧的生物。 毫不客氣地說,他們幾乎獨占了一整個宇宙的豐富資源! 哪怕像新氪星這樣富裕的資源星,在基金會手中也至少有成千上萬個。 有如此繁多的資源握在手中,區區一顆星球自然不會被羅恩放在眼里。 至于羅恩到底是怎么從一個中層戰斗人員,成長為手握諸多星球的大佬的,那就要從圣劍派系剛剛統一基金會的時候說起了。 在得到了林易的幫助后,以路影和羅恩等人為代表的圣劍派系迅速發展壯大,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便從內部統一了基金會,并以基金會的名義強行說服了各國元首,讓他們放下成見,共同帶領地球文明和平發展。 與此同時,基金會也選擇向世界各國公開自己掌握的技術,其中就有不少頂尖大國都沒有攻克的難題,以及超越地球數個時代的超級黑科技。 就這樣,借助基金會掌握的黑科技,地球終于正式邁入了星際文明的門檻。 而基金會也借助各國的資源和生產力,成功讓少部分成員率先走出了地球,并借助某些特殊的收容物進行空間穿梭,在荒無人煙的宇宙中尋找著適合作為收容站的星球。 沒錯,支撐著基金會走出地球的最大動力,就是想將一部分危險的收容物從地球轉移到其他星球上。 畢竟這些年來,盯上這片宇宙的邪神越來越多。 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收容物可以說層出不窮。 這讓本就擁堵的各大收容基地更是雪上加霜。 短短一年內,基金會便不得不在澳大利亞、北冰洋和南極洲新建了三個收容基地。 可以預見,倘若基金會再不做出針對這種情況改變,過不了多久,地球上的每一處都會建有基金會的收容基地,整個地球也會因此陷入重達的危機當中。 于是,在經歷一番激烈討論過后,以路影為首的高層終于做出了決定。 他們決定走出地球! 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宇宙遠比他們想象中更加富裕,也更加空曠。 前者讓基金會的發展沒有了限制,后者則讓基金會的收容物轉移計劃沒有了道德和文明層面上的困擾,變得理所當然起來。 至于林易口中的那個所謂的監獄星球。 其實就是收容了十一個高危收容物的星際基地。 羅恩和他的五個下屬便是這個基地的負責人。 順便一提,別看基金會在宇宙中鋪設的規格如此之大,在地球上,各國其實還在正常地發展,頂了天也就是開發開發太陽系中的鄰近行星,順便對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恒星能源以及貌似可行的戴森球計劃眼饞一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