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契約勞工-《澳洲風云1876》
第(2/3)頁
“哦……贊美耶穌,您真是一個慷慨的人。”
“現在滾吧!”
“尊敬的皮爾肯先生,那我們就不妨礙你重要的事情,好心提醒一句,約翰-丹尼斯少爺今天就在礦場里,如果能用刀解決的話,我想那是個更穩妥的方法。”
“嗯哼……史蒂夫-麥奎因,你是一條很有眼力勁兒的好狗,去乞求主人賞幾根肉骨頭,比如那個愛爾蘭小娘們。”
“謝謝夸獎,希望你早日死在荒原上,這里不是你該呆的地方。”史蒂夫-麥奎因臉上的皺紋因為歡樂而舒展,墊了墊手上沉重的錢袋,對著手下使了個眼色。
來得快,去得更快。
匪徒們轉過臉來,貪婪的盯著大群的華工,看到的仿佛是一個個可以移動的金山。
一眾華人……
丹尼斯金礦場的白人沒有選擇剪去發辮的華工下手,也沒有選擇胸口帶著“洪門”字樣的華工下手,更沒有選擇契約勞工下手,單單只找上一盤散沙的自由華工。
剛才被殺害的幾人就是自由華工,他們沒有背景,沒有實力強大的跟腳,是最容易欺負的軟弱群體。
十九世紀中期
國外淘金熱興起之后,先有北美圣弗朗西斯哥持續40多年的淘金熱潮,被華工稱之為舊金山。
中后期有澳洲持續十幾年的淘金熱,被華工稱之為“新金山”。
晚清時期神州沿海省份生存日艱,人口和土地矛盾日益突出,民間為了用水用地大規模械斗,達到了死傷十幾萬人的驚人地步,地方官府為之束手無策。
在這種歷史背景下,華人紛紛下南洋甚至跨越大洋到彼岸發展,只是為了謀求生存的希望。
與此同時
陜北地區“走西口”,鄰近膠東地區的人們“闖關東”,就是在這個艱難的世道掙扎出一條生路。
契約華工和自由華工的分別,其實很簡單。
來澳華工都會經歷“契約華工”階段,因為他們無法支付巨額遠渡重洋船票,很多迫于生計的年輕男人,牙一咬便簽了賣身契,就是兩廣地區俗稱的“賣豬仔”。
這部分華工萬里迢迢來到大洋彼岸,在金礦中勤懇勞作,用淘來的金沙清償債務。
這樣的叫做契約勞工,由金礦廠統一安排食宿,上工,所得收入用于清償債務。
契約勞工淘出的金沙三分之二上交給礦場,剩下的三分之一也不屬于自己,而是用于支付欠債,運氣好的話,干不了幾個月就能償清所有債務,成為自由勞工。
澳洲有鑒于大量的華工涌來,引起人口嚴重失衡,陸續又出臺限制華工入境的人頭稅,每個人需要繳納10英鎊,這極大的加重了淘金客的負擔。
但只要淘金發財夢沒有破滅,依然有源源不斷的華人遠渡重洋而來。
成為自由勞工之后,在金礦場只需要交納每個月四個先令的開礦稅,剩下一切都是自己的。
契約勞工是屬于金礦場的財產,不會允許白人淘金者觸動自己的蛋糕,僥幸免遭禍害。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达县|
两当县|
无锡市|
都匀市|
从江县|
潜山县|
额敏县|
上高县|
陈巴尔虎旗|
祁门县|
汉中市|
抚松县|
东兴市|
建瓯市|
绥德县|
四子王旗|
乐昌市|
津南区|
新兴县|
沿河|
建湖县|
台前县|
会东县|
新平|
新竹市|
云南省|
繁峙县|
射阳县|
嘉兴市|
辽阳市|
仙居县|
额尔古纳市|
全南县|
社旗县|
北票市|
斗六市|
册亨县|
灵武市|
西乌珠穆沁旗|
鞍山市|
内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