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崇禎二年十一月七日,上午。 陸凡所派出的上百名報捷人員奔進京師,剛一入城,便聲嘶力竭的大吼了起來。 “大捷,大捷,大同軍天津大捷,斬首奴賊一萬余級,俘虜八千余人!” “大捷,大捷,天津大捷,奴賊敗逃,陣斬奴賊一萬余人,俘虜八千余人,獻俘闕下……” “大捷,大捷,大同軍大捷……” 一波波的大同軍報捷騎士奔來,全城轟動,無數百姓奔走相告,一個個興奮不已。 這些日子以來,建奴破關劫掠中原,甚至即將兵圍北京城的消息,早已傳遍了京師各地,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達官貴人,全都是惶恐不安,生怕明日一睜眼,建奴就破城了。 整個北京城,持續被陰云所籠罩,無人知曉大明的未來究竟在哪,那種身處亂世看不到明天的壓抑氛圍,令人感到絕望。 而就在這壓抑的氛圍中,天津大捷的捷報,帶著撥云見日的無上偉力,轟然間,出現了! 捷報首先被送到了兵部,兵部一眾官員目瞪口呆的看著手中的報喜文件,看了一遍又一遍,總感覺,有些不真實。 “大同軍戰力強悍我等也知曉一二,當年就曾在靖擄堡重創賊奴,但斬首一萬多,俘虜才八千多,有點夸張了吧?” “嗯,確實有點假,正常來說,都是俘虜數遠多于斬首數,可這捷報,怎么倒過來了?莫非是順序寫反了?” “也不一定,我聽說大同那邊嚴格遵循軍功制度,按首級論軍功,斬首多于俘虜,也未嘗不可能!” “算了,不重要了!陸凡此人我也曾見過,這數據可能會有些水分,但天津大捷應該是不敢作假,此次建奴兵圍京師的危機,總算是被解除了!” “陛下那邊估計早就等著急了,走,隨我進宮,咱們去給陛下報喜........” 兵部那邊接到捷報時,司禮監秉筆太監趙靖忠也是收到了天津大捷的捷報,將其上內容快速瀏覽了一遍后,不由得松了口氣。 他本是當年魏忠賢麾下的心腹,只不過站隊時率先投效了崇禎,因此一路扶搖直上,更是做到了司禮監一把手的位置,成為了太監第一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