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82章、蒙古退兵,華山之上定五絕 接著,李書成又想到金輪法王。金輪法王,一個在蒙古上層貴族中很有聲望的喇嘛,一個被封為國師的喇嘛,不好好傳教,利用難得的機會光大密宗佛教,反而想憑武功立功。善泳者溺于水,終于斷送了性命。 看他最后傳郭襄武功,他已經想通了,看開了。只是不知道他是不是后悔了,后悔當初沒有接受李書成的建議。 “諸位同道,蒙古雖然折了金輪法王這個絕頂高手,但是他們的軍隊傷亡并不大。而沒有了師父和李大俠他們在后方燒毀糧草,他們很快就能重振旗鼓。接下來,就是襄陽城最危險的時候了。希望各位同心同德守衛襄陽城,頂住蒙古人的攻勢。再過一月天氣就寒冷了,擋住這一次,今年就沒有大戰了。”郭靖總結了當前襄陽面臨的形勢,說道。 雖然形勢危急,但是與會的大多數都是這些年參與守城之人,生死早已看淡,一句話,就是干,所以嚷嚷著蒙古軍再攻城就給它好看。如果他們怕死,就不會來襄陽城。 一連兩天,蒙古軍隊一點動靜都沒有,城里眾人非常奇怪“怎么蒙古軍隊還不攻城?” “怎么?你想蒙古人攻城啊!真要攻城你可別尿褲子。”邊上的程黑子笑道。大家成為軍中袍澤時間不短,在氣氛壓抑的時候開開玩笑放松一下正好,這是他們大戰之前的秘訣。 “我會尿褲子?開玩笑!我還想著砍兩個蒙古人呢。”之前說話的吳三嘆氣道,“前段時間我本來能殺三個蒙古人的,最后一個我都已經刺中他肩膀了,卻被馬三撿了便宜,一刀砍了腦殼。” “放心,殺蒙古人有的是機會。”程黑子說道,“現在打起精神,好好注意對面的動靜。” “已經三天了,對面還能有什么動靜?”吳三問道,“會不會是前幾天楊大俠出手把對方嚇住了?”雖然郭將軍也經常出手殺敵,但是并沒殺死對方的高手不是?這次蒙古人可是死了最厲害的高手,而且聽說還是國師,這可是蒙古大官!或許,真的是被嚇到了,不敢再攻城了。 襄陽城里疑惑蒙古軍隊為什么按兵不動,只能做好防守準備。而城外的大營里,忽必烈卻在召集心腹議事,到底是攻城還是撤退。他們已經接到蒙哥汗去世的消息,討論如何應對此事。 其實忽必烈心里已經有了打算,這次議事就是統一思想。蒙哥汗去世的消息讓他吃了一驚,悲傷還沒升起就有一股興奮涌上心頭。如果蒙哥汗不死,他立再多軍功,那也只是一個王子,就算是最有實權的王子也只是王子。甚至有可能像其他堂兄弟那樣被分封到老遠的西邊,一年難得回來一次。現在蒙哥汗死了,只要操作得好,他也有機會坐上那個天下唯一的位子,君臨天下。 一種心腹商量來商量去,打也不是撤也不是,也有人說按兵不動等上面的旨意,但這顯然不合忽必烈的心意,不過他不好自己開口說出自己的目的。 忽必烈顯然不愧是有謀略有手段的人,下面的心腹吵吵嚷嚷半天說不到點子上,他仍然微笑著傾聽,沒表現出半點不耐煩或者不高興。直到他最重視的心腹開口“屬下覺得王爺此時最應該做的是撤軍回都,免得人不在朝中,被撤銷領軍之權。”撤軍和撤軍回都不同,撤軍只是后撤未必會撤退多遠,也許五十里,也許一兩百里,但總歸是在距離邊境不遠的城里,而撤軍回都則是拉著隊伍直接回去。想想中路軍十幾萬人,就算只帶五六萬回去,那誰還敢撤忽必烈的官職? 雖然心腹并沒有跟自己想到一處,但是撤軍回都的想法,卻是相同的。而且這么說更能讓一幫手下贊同,于是忽必烈說道“博忽說得對,本王的王位雖然是分封的,但是本王軍中的職位是本王靠軍功得來的,當然得想辦法保住。所以,本王決定按照博忽所說,明日大軍啟程回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