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覺得眼熟的讀者勞請先看本章末尾“作者的話”。) “看到這個女孩,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心里的想法先不要告訴我,等我把故事講完,你再把到時候的想法與現在的想法對照,或許會得到一些特別的感觸。” “無悲無喜,無怒無怨,無色無相,無生無死。” “這是千百年來求仙問道之人都夢寐以求的大道玄妙。” “但請諸位試想一下,假如這種境界真的出現在某個人的身上,又會是怎樣的景象?” “如果說‘人性’是作為萬物靈長的人類區別于其他有靈眾生的標志,那么當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完全摒棄了‘人性’,她的世界又會是怎么樣的呢?” “當‘習慣’與‘常識’碰撞后,又會對她產生怎么樣的影響呢?” “兩年前,我完全想象不到世界上竟真會有這樣的人存在,直到我接觸到了一份資料——畫面上這個女孩的資料。” “來,咱們一起看看這張照片吧。” “從表面上看,她年輕又漂亮,沒錯吧?但如果你仔細去看她的臉就能很容易發現她笑容下掩藏的那一絲與年齡不符的老態與疲憊。” “與照片里她耳畔的銀耳墜一樣,這個姑娘也來自華南那片充滿神秘的苗疆。” “不知道諸位是否與我有同感,在她的眼睛里我看不到絲毫年輕人該有的朝氣,甚至都不像是個活人。” “在我看來,她的存在更像是一個精致得不像話的人偶。” “這個不像是人的小姑娘名叫陳朵。” “她是邪教組織藥仙會傾盡人力物力,花費數年積累培養出的圣物——蠱身圣童。” “藥仙會喪盡天良,他們認為蠱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要用人來養蠱,而且必須是初生的嬰兒。” “他們搜集了49個嬰兒,把他們浸泡在藥水中以改善他們的體質并在此期間進行初步種蠱。” “一年后,經過淘汰,活下來的嬰兒就會進入下一個階段。” “他們會一直培養這些嬰兒,在他們兩三歲時便開始教授他們最基本的語言認知......但教授的程度僅限讓他們獲得能夠執行蠱身之術的理解力為止。” “之后,藥仙會就會在這些孩子身上不斷種下各種各樣的蠱來培養他們對蠱毒的適應性,同時又通過各種殘酷的訓練來抹殺他們的天性和本能。” “思考是不被允許的,好奇是不被允許的,甚至就連饑餓都是不被允許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