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上一期番外講了取得秀才功名之后的讀書人今后的人生走向,還例舉了一個可以投機取巧,以極其微弱代價撈到一張秀才告身的法子。 為啥說是微弱呢? 因為《周易》是五經當中最不討喜的一科,選它應舉的可以說是百中無一,自然書肆里的參考書也少得可憐,更不用說還得帶范文,花個一錢銀子就能把這樣的書一網打盡。 有人說,這一錢銀子也是銀子,兩手空空的穿越者也得有這個錢啊! 不要緊,就算穿越者的兜比臉還干凈,家里這過冬的棉被和棉袍總有吧?抱去當鋪里抵押了,一錢銀子就到手了。 甚至當鋪的朝奉(由秀才轉職而來)可能看在你也是讀書人的份上,怕你將來萬一科場揚名前程似錦,故而將東西推辭不收,直接白送你一錢銀子,也好就此結個善緣。 等秀才告身一到手,族中長老或者村里的鄉老里正就會按照慣例獎勵你至少二兩的斕衫銀子,以此勉勵你繼續攻讀……攻讀是一定不會攻讀的,贖回先前抵押的棉被棉袍倒是綽綽有余。 現在本錢也有了,那就跑商去休……至于如何用這二兩銀子來發家致富,那是你的問題,都是無所不能的穿越者了,這點還用我來教么? 再說了,我要是知道怎樣做生意可以發財,還會來寫書么? 真是,非逼人說實話! 閑言且住,今天就講一講想捐班混花樣該怎么操作好了;有請本章主人公,捐班陳員外(已取得本人授權),掌聲走起! 首先是一些必要的人物設定。 員外爺陳某,祖籍山東省臨河縣,地道山東老鄉一個,家中有那幾十畝肥田,在縣城內還開有糧米油鹽鋪一間,這捐官的經濟基礎終歸是有的。 話說陳老爺雙親俱全在堂,在俺們臨河縣也算是響當當的大戶人家,這祖上三代既與瓦舍戲子無親,也與青樓美眉無關,絕不涉倡伶賤藉,乃是大大的良民一個。 至此,一個捐班所須的前提條件都已具備了。 想要捐官,首先要證明自己不是那塊科舉做官的材料,不然就可以省下這筆錢了…… 話說這陳老爺六歲入蒙學,十六歲首次應童子試,結果一直考到二十五也沒考中秀才,這下陳老爺終于對科舉之路死心,開始盤算其他出路了,比如……花上點錢。 想捐班,先要證明自己是個良民。 于是鄉中里甲給出具的‘籍貫鄉引’,村中保長給出的‘戶?!约拔鍛羿l鄰一起按手印作保的‘鄰保’等證明文件都得齊備。好在陳老爺他是當地的大戶,開證明這種小事不用花錢,賣賣老臉就成。 接下來是‘捐出身’,雖然陳老爺想捐班,但捐班也要有出身才能捐,純白身是不行的。 于是陳老爺又花了一百兩銀子,為自己捐了一個例貢的出身……沒錯,陳老爺現在可以直接去考舉人了,但你覺得他一個連秀才都考不中的例貢能考上嗎?。 之后就是‘上兌捐官’,清例是由戶部衙門在各省專門設一捐局收取捐官的銀子,你得提前備足賄賂捐局上下大小官吏的抽頭,才能把捐官銀子順順利利送進戶部衙門……當然你也可以直接去京城戶部衙門上兌,不過這樣更花錢,個中緣由稍后解釋。 捐局收兌之后,會給你出具一張皮紙收據,而你要找三個和你是老鄉的在職官員在收據上蓋印證明你陳老爺就是陳老爺,而不是什么江洋大盜冒充。 這一點就稱為“具結作保”。 也許你會說你壓根就不認識什么同鄉官員,怎么找人具結作保? 沒關系,他們都認識錢。 你只要找到一處山東同鄉會館,然后給會館主人遞上一個大大的紅封,他就會出面幫你辦好這件事。 現在知道為啥直接去京城上兌更花錢么?這京官的胃口大呀! 第三步,戶部衙門在收到捐局上繳的捐官銀子后會給你上兌的捐局發一份公文……不是陳老爺的委任狀,你在想什么呢? 戶部衙門會借口眼下正在‘打毛子、打鬼子、打英夷、打法蠻、剿白蓮、剿長毛、剿發匪、剿拳民、剿革命黨、征準噶爾、征大小和卓、平三藩呆灣、建海防、建陸衛、建綠營、養八旗’等借口跟你再要一筆捐納……如果你不肯給,那就沒有然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