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煙鎖縊靈(7)-《狐朋仙友》
第(1/3)頁
話說那一日,楊從循在書房中以弟子禮見過伍山長,之后又將自己為何離家求學等前事簡略敘述一番。
待楊從循稟告完畢,伍文彪他捻著胡須,稍加沉吟就一口答應楊從循拜師求學的要求。
然而伍山長他答應得這么爽快,反倒卻讓楊從循心下嘀咕起來。
“這伍山長卻為何答應得如此爽快?就算是那只教人識字的蒙學(學前班)塾師也須試過學童的機敏品行方可答允入學,難不成這觀柳書院的水準反不如鄉里尋常私塾?也罷,待楊某試上一試。”
想到這里,楊從循他伸手從身旁的書箱中掏出那本《周易》遞了上去:“啟稟山長,學生近日誦讀《周易》一書時頗有幾處疑惑,還請山長大人不吝賜教。”
常言道,‘禍從口出’。
誰又能想到,楊從循當日一句普普通通的求教之言竟為其今后在書院的讀書生涯惹出了無窮的禍患!
歸根結底,并非是觀柳書院塾師資質平庸招不來足夠的生員入學,而是當時易縣歸京師直隸。
凡是略有一些身家門第的秀才大都走了權貴們的門路,進京城國子監內掛名寄讀。
這樣不但將來應直隸鄉試時容易中舉,就算到頭來考不上舉人,多半也能像伍文彪那樣混一個書院山長之類小小的前程。
頭頂上有國子監這樣重量級的對手壓著,觀柳書院這樣一個普通縣學想招到足夠的生員又談何容易?
須知這書院山長與塾師所有的生活開銷都須從入讀生員所繳納的館谷(學費)中支取,學生要是收的少了,書院塾師就有入不敷出之憂。
這點卻是與楊從循家鄉書院派專人考校那些有意入院攻讀的生員,從中擇優錄取的情況大有不同。
問題是,楊從循他一個新科秀才哪里知道這其中的隱情?
因此不知天高地厚的楊秀才就從自家書箱中翻出那本《周易》,雙手捧著遞給上座的伍文彪,口稱欲向山長討教這《周易》之術!
一見楊生他遞過來一本《周易》,本來一團和氣的伍山長臉上頓時就陰云密布!
原來這中華之地書院浩繁,唯獨國子監一家與其他書院大是不同:國子監絕不向就讀生員教授《周易》!
究其原因,一來是《周易》實在太過晦澀難通,若用《周易》應舉,勢必事倍而功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化县|
明星|
新乐市|
青田县|
临沧市|
黑水县|
建宁县|
衡阳市|
高邮市|
南和县|
盐津县|
开鲁县|
陆川县|
隆德县|
峡江县|
竹北市|
彝良县|
巴里|
方正县|
宁南县|
三门县|
贞丰县|
富宁县|
高雄县|
北宁市|
赣州市|
平度市|
青神县|
普陀区|
灵璧县|
华安县|
鹰潭市|
本溪市|
佛学|
廊坊市|
淮南市|
南皮县|
靖安县|
长海县|
和政县|
册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