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董卓終歸還是怕死,因此不放心地追問道:“顧忌?他們顧忌什么?如今呂布已半廢,根本無法御敵,一旦各路諸侯蜂涌而至,洛陽勢必危矣,我看還是盡早離開得好。” ????似乎是知道董卓會這么說,李儒不慌不忙地道:“主公不必擔憂,儒有一計,既可阻諸侯行進,也可保主公順利遷都長安!” “洛陽城乃是大漢都城,無論是城池本身還是其內(nèi)部存在的一些特殊建筑,都具備非凡之能!” “我等若就此退出洛陽,將如此一座雄城拱手相讓,殊為可惜,因此依儒之見,不如縱火焚燒之” “什么?” 聽到李儒這么說,董卓一愣。 要知道,自古以來,便有不可破壞城池的慣例,無論戰(zhàn)爭打成什么程度,無論因此死了多少人,城池本身都不能動,否則將受到天下人唾棄。 而如今李儒竟然讓他放火燒城,這不禁讓他懷疑李儒到底安的什么心。 李儒似乎是知道董卓心中所想,便接著道: ????“正所謂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成大事者,便是為天下之不敢為。” “任何后果,由臣一力承擔!” 李儒之所以想到放火燒城,也不是單純?yōu)榱俗钃踔T侯聯(lián)軍的步伐,更不是因為什么“得不到就毀掉”的變態(tài)心理。 說到底,他是為了對付隱藏在暗中的漢靈帝。 當然,火也不是一定要燒起來,但可以提前準備著,若局面真的超出掌控,他無法渡過此次洛陽之危,那便借火燒洛陽來破局,這是他為自己準備的一條后路。 他留下雖是為了突破,但究竟能不能突破,他也沒有萬分把握。 如此一來,自然需要一個后手,一個即便敗了,也能絕地求生的后手。 洛陽可是大漢都城,他不相信那些諸侯或者漢靈帝,為了對付董卓而至都城安危于不顧。 ????而董卓聽完李儒的話,神色有些陰晴不定。 這一刻,他對李儒產(chǎn)生了一絲恐懼心理。 他原以為他已經(jīng)足夠瘋狂,但他再瘋狂也不敢做出毀城之舉。 他作為邊疆守將,自然知道一座城池對人族的重要性。 那些異族為何執(zhí)著于入侵大漢,真以為是為了所謂的糧食?疆土? 其實不然,他們更多的是為了大漢城池本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