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一是劉邦提出的將咸陽城中得到的一切,全都送給項羽的做法。 凌逍是萬萬不可能同意的。 他倒不是心疼那些金銀珠寶,關鍵在于,他不是蕭何,缺少大秦的物資支持,凌逍真還沒把握將劉邦的勢力,發展到可以撐住項羽幾輪進攻的程度。 別看秦朝已經處于覆滅的邊緣,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秦皇宮的物資有多少,凌逍不清楚,因為直到現在,也沒能計算出個準確數字! 而這本就在凌逍未來的計劃之中,他就是要依靠前朝的資源來供養己方勢力,否則就他那半吊子內政,正常發展下去,他可能連蕭何當年積累的身家的一半都做不到! 所以無論如何,凌逍都不會將咸陽城的物資交出去。 其二則是張良所說的避其鋒芒,將關中讓給項羽。 對于張良的提議,凌逍倒是沒有太大的意見,但其中一些細節部分需要修改修改。 如果面對的只是項羽,這一套彈衣炮彈打下來,項羽的確有可能就這么放劉邦走了,這很符合項羽一貫的人設。 但關鍵在于,凌逍很清楚在項羽的陣營中,還有個可以稱得上這個時代的頂尖智者,被項羽稱呼為亞父的范增。 有這么一位老謀深算之人在,張良與劉邦的算計沒有任何意義,該干你還是要干你,說什么都不好使。 因為在范增這里,早已將劉邦看作是項羽日后的大敵,既然現在有機會能除掉他,他自然不能錯過了。 而歷史的發展也證明了此事,否則哪有之后鴻門宴的事。 雖說后來劉邦成功逃走,但終歸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一點好處沒撈到,頂多就得了個關中王的稱號,最后還被項羽給撤了,可謂是賠個底掉。 蕭何家大業大的不在意,但凌逍是肯定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 所以既然結局已經注定,凌逍自然不會將這些東西交出去,關中也不會輕易退出去,至少不會一聲不響地就退出關中。 這與頭鐵無關,關鍵是要向世人傳遞出一種信號:咱們之所以要讓出關中,并非是怕了項羽,而是出于大局考慮。 畢竟秦朝殘留的勢力尚存,而咸陽作為秦朝都城,必然是那些舊朝余孽重點關注的地方,此時不宜與友軍發生沖突,否則只會讓他人得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