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蕭何見凌逍一臉風(fēng)塵,倒了一杯茶問道。 “此行還算順利,不過雁門關(guān)這位新任城主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先生看看這封信。” 凌逍遞給蕭何的正是那位城主讓凌逍帶到洛陽的書信,不過凌逍也不傻,雖然提前拆開看了,不過拆之前已經(jīng)用精神力仔細感知了封口,保證可以還原到最原始狀態(tài)。 蕭何接過之后細細看了起來,片刻后抬起頭說道。 “這信乍一看沒什么問題,但這卻是最大的問題!” “看來,這位城主料到主公會打開這封信,故找不出任何毛病,依臣之見,這封信上的內(nèi)容只是寫給主公看的,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可能只有懂王家暗語的人才能明白。” “不知先生是否可看出這封信的暗語?” “沒有母本,只靠憑空推測很難弄清這封信的真實意圖,不過我倒是可以來個魚目混珠!” 蕭何先是皺著眉頭思索了片刻,之后便笑著說道。 “不知先生有幾成把握?” 凌逍自然知道蕭何所謂的魚目混珠之法是什么,雖說此舉能避免凌逍落入信中可能設(shè)有的圈套,但還是有一定風(fēng)險的,搞不好就驚動洛陽那位了。 “主公放心,我既然敢如此行事,自然是有百分之百把握的。” 聽出凌逍的顧慮,蕭何自信一笑便接著說道。 “主公請看,這封信最后不僅有寫信人的親筆簽名,還有一個獨特而繁雜的烙印。顯然,他們王家雖會利用暗語傳遞消息,但并非以是否具有暗語來作為識別本家之人書信的憑據(jù),依舊是按照正常書信的識別方式,即字跡與印章。” “如此一來,我們便可按照這封信的字跡與印章,重新書寫一封表達我們自己意思的書信,或許洛陽那位會有所懷疑,但沒有得到確切消息的情況下,依舊會盡力達成寫信之人的意思。” “此舉比主公直接交上一封不明其意的書信要穩(wěn)妥許多。” 聽了蕭何的話,凌逍不禁點了點頭,不過他心中還有些疑慮。 “先生你說是否有這種可能,這封信就是一封普通的信,也僅僅只是為了寫給我看罷了,而暗地里早已有一封真正的書信通過他們家族的渠道傳遞到洛陽那人之手。” “哈哈,主公你這是陷入了誤區(qū)啊!” “倘若真是如此,主公此行就沒有任何意義,因為無論主公手中的信真實與否,都影響不到洛陽那位的決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