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真率無畏祝天歌-《俗人回檔》
第(1/3)頁
國內媒體終于發(fā)聲了。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各家媒體的立場出人意料地相似——既不抨擊邊學道美國捐款的行為,也不幫邊學道說話,而是一本正經地探討美國私立大學的辦學模式和“為什么我們國家的一些人對母校只有懷念沒有感激”。
報道一出,立刻引發(fā)如火如荼的大討論。
有人認為中美兩國國情不同,所以不能簡單地用“獲得捐款數額”多或少比較誰的辦學模式更優(yōu)秀。有人認為兩個國家的辦學思路和風格大相徑庭,所以不能浮于表面地判斷誰的辦學思路更先進。
討論中,不斷有國內各大學府的學生站出來講述母校的優(yōu)點和情懷,也不斷有海歸現身說法,列舉自己留學時獲得過的獎學金和學習生活狀態(tài)。
結果,討論因為一個哈佛歸國精英的一句話引發(fā)嚴重分歧,繼而偏離理性討論的軌道。
哈佛歸國精英說:“哈佛改變了我的一生。我正在向自己設定的目標邁進,等目標實現那一天,我會拿出一半的財富捐給哈佛,以報答哈佛對我的教育和塑造。”
此番言論一出,立刻惹怒部分網友,招來猛烈的炮轟。
“你在國內接受十幾年教育,沒改變你一生,在美國讀幾年大學,就改變一生了?”
“想捐錢給孩子買入學門票就直說,扯那么多有的沒的干什么?”
“無非是又一個在國內掙國人的錢,然后拿出一半換身份,剩下一半移民養(yǎng)老的主兒。”
“其實你真不用強調哈佛,只要你有錢,你想捐,你就是說一所美國駕校改變了你的一生也可以,反正大家都懂的。”
……
這一派說完,另一派上場。
“你們這樣說就沒意思了。為什么不借這個機會捫心自問,我們的大學,我們的教育,在傳道授業(yè)的同時,是否想過跟自己培養(yǎng)的學生建立一份深厚情誼?”
“教育產業(yè)化,學校把自己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定位為純粹的商業(yè)關系,流水線一樣地批發(fā)文憑,大多數學生從走出校門那一天起就跟學校再無瓜葛,這是事實。”
“我從未否定國內的教育,但是睜開眼睛看看人家的大學是如何與學生建立起深厚感情的,真的毫無必要嗎?”
……
兩派正對掐著,中間派偶爾插隊進來,發(fā)言說:
“剛搜了一下,耶魯大學300年校史,哈佛大學350多年校史,牛津、劍橋都有800年校史。然后我回想了一下我讀過的學校……小學,已經拆除蓋成商場了。初中,拆除蓋成商品房了。高中,也已經搬遷,原址變成政府大樓前的廣場了。大學,目前還在,就是改名字了,改成一個我十分陌生找不到一絲回憶的新名字。生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對學校的感情已經無處寄托。所以你們不要吵了,因為你們比我幸運得多。”
“世運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學。”
……
……
美國,芝加哥。
城北,一座四周圍著高墻的四層大宅隱藏在一片密林中。
大宅外觀設計得方正而簡潔,直來直去的線條既含有某種自然的韻味,又隱隱透出一種厚重的力量感,讓人只看一眼,就能感受到房子主人的自信和不凡。
這座大宅的主人叫祝天歌——祝家直系在北美地區(qū)的話事人。
從一定角度看,祝天歌是祝海山“放在籃子外面的雞蛋”。之所以這樣安排,因為祝天歌是直系四子中最小的一個,還因為祝天歌從小聰明過人,懂事明理,深得祝海山喜愛。
祝天歌很小的時候就被祝海山送到了美國,等閑極少回國。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美國生活半輩子的祝天歌反而是祝家直系里最傳統的一個。
這里說的“傳統”,指的是對中國古典文化和禮儀的研究。跟同樣是雜學大家的二哥祝天養(yǎng)不同,祝天歌儒釋道皆通,博學多識,尤精于易。
祝天歌28歲蓄發(fā),30歲開始梳道士髻,就再沒換過發(fā)型,包括跟孟清池的婚禮上,也是那副打扮。
打扮雖然很特立獨行,但事實上祝天歌是個溫暖寬厚、善謀能斷的人,用孟家老一代的評語講,八個字——大智大慧,真率無畏。
在祝家,祝天歌溫暖寬厚包容的性格讓他很有人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珲春市|
怀安县|
新建县|
汾阳市|
蒙自县|
宣城市|
阿拉善右旗|
神池县|
永宁县|
衢州市|
长兴县|
广宁县|
云阳县|
山东|
茌平县|
八宿县|
济阳县|
曲沃县|
张家港市|
正安县|
夹江县|
饶阳县|
温泉县|
黄龙县|
三明市|
湖口县|
拉萨市|
华池县|
共和县|
安康市|
江北区|
巴南区|
井陉县|
长海县|
襄樊市|
龙海市|
右玉县|
固安县|
酒泉市|
武隆县|
监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