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閩中,作為曾經部族林立的越人匯集之地,其人口超過八成為越人,剩下的兩成,便是當初為躲避戰亂,逃至此處的六國遺民。 如今閩中郡為項梁,桀俊所占,又逢二人大肆招募兵俑。 桀俊百越軍響應者頻頻,以預三萬人眾,入項家軍者卻是寥寥無幾,不足其十分之一,其中意味,值得懷揣。 桀俊居于首座,項梁次之。 看著在坐眾人,項梁不由大為惱火,眼中精光一閃,心道:莫不是真要給桀俊稱臣? 如今自己手下猛將如云,唯獨少了能說會道的謀士跟兵俑。 此間又想起了亞父范增,若范增在此必然會有應對之法,可惜范增遠行他鄉還不知歸期。 項羽,龍且尚幼,又都是驍將,對于招募兵俑,游說民眾之事,恐無太多想法。 至于投靠而來的鐘離昧,韓信二人,項梁看二人面白無須,心中不喜,便直接無視。 桀俊看在眼里,思索片刻,方才說道:“依我看,項將軍手下八千子弟能征善戰,又有大將數名,招募之事其實不急。” 項梁神色一變,不知桀俊意在何為,當即問道:“桀俊首領此話怎講?” 桀俊眼中閃過一絲狡黠,說道:“據我所知,此間嬴政命章邯為上將軍,領軍二十萬已渡過江河,又兵分兩路直指趙佗而去,卻是無暇顧及你我。” 項梁一驚,說道:“二十萬?哪里冒出來。” 這要招募二十萬大軍,就算不訓練,也需要至少一兩個月。 項梁遂又狐疑道:“你我之事如此隱密,且毫無征兆,他嬴政怎么會知曉?” “大秦撤編半年之久,想來早有打算另起一軍,”桀俊搖頭苦笑,言語中多有猜疑。 項梁久久不語,桀俊卻是開口嘆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你我還需同心才是。” 項梁面色一緩,鄂首抱拳道:“當然。” “算算時間,我派出的兩萬水軍,再有一兩日便到會稽了。” 見項梁鄂首,桀俊道出心中打算。 項梁聞言又心神一震,隨即反應過來,冷笑道:“桀俊首領真是好手段,項某竟毫不知情。” 桀俊笑道:“初次合作,我自要小心行事,而今我手下六萬人馬,項將軍亦是一萬余人,細細謀劃必然后事可期。”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