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怕不是在試探? 當即搖頭笑道:“如今國強民安,又修長城攔御匈奴,子房又有何憂,人不得志,飲酒觀途,更談不上秘密。” 話語間,張良心中已是多了一絲防備。 李裕笑了笑說道:“子房兄知匈奴未滅,為何不報于始皇帳下,一展胸中抱負呢,飲酒思仇可不是好男兒的行徑?!? 李裕話音剛落,張良神色大變。 這二人難不成是帝國鷹犬? 嬴政的走狗? 心中掀起惶恐不安,身形有些僵直,右手已是握住了劍柄。 見張良神色有異,李裕知道是自己話語奏效,拍了拍馬背說道:“我二人欲去攔截始皇帝陛下的車駕,不知子房兄可有興趣一起?” 張良神情變換,已是再度震驚。 攔截嬴政的車輦? 這人莫不是瘋了。 雖不知這少年是如何看破自己身份,但若是嬴政的走狗,此刻怕是動手了。 又聞其邀約,張良神色一緩,說道:“子房何懼之有?!? 此時的張良,已是手捧黃石天書的牛人,先前讓力士刺殺嬴政不得手,已經是幾年前的事情。 看著李裕二人策馬揚鞭,不再多想,雙腿擊馬腹追尋上去。 “子房兄,你觀之一路覺得李某二人何如?!? 等到了半途,尋一茶館坐下,李裕拍了拍身上灰塵笑道。 張良思索片刻說道:“我觀李兄面善之余,心憐窮苦貧民,當為俊杰。” 李裕搖了搖頭道:“何為窮,何為苦?何為俊杰。” 張良沒想到李裕忽然與自己談思論道,言語中皆有一問,放眼思索片刻,心中已有答案。 “言窮乃是民勞不得果,言苦乃是為民有口難言。只有心念民憂其苦,方為俊杰?!? 見張良張口便是仁義之道,李裕搖了搖頭道:“那子房兄覺得一斷于法比之無為而治如何?!? 張良見李裕提之法家與道家論術,心中淡然道:“各有其優,各有不足。” 李裕笑了笑說道:“然也,法治天下可定人心,遵循自然順天利民?!? 張良為之一振,笑道:“李兄高論,子房受教了。” 李裕心中一喜又道:“那不知亂世當頭,可行儒否。” 張良看了李裕一眼,搖了搖頭說道:“儒尊人治,德政,亂世難為一統?!? 張良審時度勢的言論深入人心,李裕方才釋然為何劉邦得其助力可勝項羽,不愧是謀圣。 不過李裕也知道張良對嬴政的仇恨不是說化解就能化解的,這最難的就是國仇家恨了。 “子房既知審時度勢之理,那覺得始皇帝之治然否?!? 張良搖了搖頭,避談道:“相國大人儒法之道兼修,得皇帝陛下重用,是為帝國的中流砥柱?!? 見張良避談嬴政,李裕嘆了一口氣道:“始皇陛下一統六國,讓多少人流離失所,國仇家恨可藏不可忘啊。 但為君者,披靡天地,橫掃八荒乃是為了華夏子民不受外敵侵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