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沈淵當然很清楚的知道兼并土地的壞處,其實每個王朝的創立,都是土地重新分配的過程。 等到這些土地由于高官和巨富的貪欲,逐步變得越來越集中時,民間百姓對于統治階層的矛盾也會越來越尖銳。 到了最后,一場天災、農民起義、然后再重新分配一次土地,這幾乎是歷史循環的一個固定套路。 那些占據了數萬畝土地的大地主和權貴,他們怎么也不會想到,正是自己的胡作非為,推垮了一個又一個的王朝!除此之外還有那個沈玉閣,他因為貪婪擠進了三家票號之一,可是根據沈淵的權衡,他的實力卻是最弱的。 論銀錢上的總量,沈玉閣打算開辦的大昌票號,資金數量完全比不上李迅的恒生。 同時要論起在金融行業縱橫捭闔,別看那個沈玉閣開辦錢鋪數十年,沈淵就算是個一只手掖到褲帶里,就憑單手跟他練,他也是個韭菜!眼下敵人是誰已經知道了,情況也明白了。 眼看著沈淵的天元票號建筑落成,人員培訓就緒,碼頭那邊賣掉了大量商鋪之后,籌集的銀兩也陸續到位。 一場白銀帝國之戰即將就此打響,這是沈淵最擅長的領域,在這個行業即便是放眼整個大明,他都是無人可敵!可是如今,他的對手卻并不知道沈淵是哪個等級的棋手。 所以咱們這個沈大少爺就像是一柄鋒銳之極的倚天劍。 可是他卻躲在暗中深藏不露,就等著敵人露出破綻的那一刻!……進入六月初的時候,這三家票號籌備開業的步調基本上還是一致的。 實際上,他們面臨著同樣一個問題:三家都想搶先開業,來個先聲奪人,所以大家都在拼命準備。 這其中沈淵對于人員和設施建設,還有銀票防偽印刷技術的條件制定得比較嚴格。 從這一點上來說,他的敵人在這些方面就遜色很多,另外兩家票號并沒有把房子推倒了重建,手里也有足夠的伙計可用。 原本怎么看都應該是敵人跑在他前頭的局面,可事實卻并非如此。 到了越加緊張困難的時刻,沈淵在統籌和指揮方面的水準就越能凸顯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