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敗家子兒!大家雖然心里罵他敗家,暗自直跺腳,可是嘴上卻是一點兒指責的話都說不出來。 畢竟人家是給自己母親換來了誥命,這等孝子之行應該嘉獎才是,誰也不能拿這個來責怪沈淵。 不過這家伙也因此而大大的出名了……所有人都可以預料,如果沈淵這小子在今后的科考之路上順風順水,就憑他這樣的孝道之舉,將來必定會揚名天下。 也就是說他只要能通過考試當上官,那這樣的名聲對于沈淵而言,可以說是一生的閃光點,會反復無數次地被人提起。 可是反過來說,如果這小子考不上科舉,那他可就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大笑話了!放棄了同進士出身,結果自己連個童子試都考不過,這得是多么缺心眼的人才能干出來的事兒啊? 如果將來他一輩子都是個草民,那他這次謝絕皇恩的事兒,也會永遠被大家提起,不過每一次都會是用來狠狠地嘲笑他!……這時揚州官場上的這些官員還不知道,沈淵的名字不但在揚州官場,甚至在京師、朝堂和內閣也都有所耳聞。 忠臣出自孝子之家,這樣的事總是會被人提起,更何況沈淵這個名字還和剿滅無為教、惹得圣上龍顏大悅、辭謝賜同進士出身這三件事,同時聯系在了一起,說實話他想不出名都難!其實古代人要想當官,有很多做法,其中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終南捷徑”。 也就是說,大家都想來當個隱士,博取一個震動天下的好名聲,因此被朝廷征召為官,由此還專門誕生了一個詞叫做“養望”。 這“養望”,顧名思義就是培養名望的意思,既然跟名望有關,那就總得做出幾件讓大家驚訝無比,同時能透露出自己人品高潔的事來。 就比如說那個歷史上有名的典故,帝堯邀請一個叫做許由的人入朝為官,誰知許由深以為恥,跑到河邊去洗耳朵。 結果他碰到了一個叫樊堅的人,正在牽牛飲水。 樊堅聽說了許由洗耳朵的緣故,就把牛牽到上游喝水去了……用現代的話來說,這倆人真是炒作自己的圣手,博取名聲的高人。 最起碼從帝堯開始,這個傳說就一直流傳到現在,至于他倆的做法……說實話里面有多少做作的嫌疑,你們就自己品去吧。 其實真正品行高潔的人,估計無論如何也干不出這種假么假式的事兒來!可是古人往往就吃這一套,你身上要沒點兒傳說軼聞,是很難有名聲傳揚出來,得到朝廷注意的。 所以這回沈淵做的事,一下子就把自己的形象建立了起來,大家都知道他有能力立功,立了功之后還不自傲,受了封賞之后還知道謙虛,非但如此還十分孝順!這樣的設定,在沈淵這般年齡可謂是恰到好處,而且并沒有踩著別人上去,也傷害不到任何個人的利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