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票擬連同奏折一同遞上去之后,天子看完了通常會有兩種選擇:要么就是朱批準奏,同意內閣的處置意見。 要么就是駁回商議,這就是天子跟內閣成員的意見不統一,基本上他們就得商量著來了。 當然還有第三種,叫“留中不發”,也就是皇帝沒發表意見,折子也給你扣下了。 這種曖昧不清的態度,有可能代表著好幾個意思。 ……當然這事兒太復雜了,后面咱們可以有機會再細說。 正在審閱奏折的萬歷天子今年四十五歲,如今他的頭發已經略顯花白,眼神卻依舊清亮。 這位天子身上有些肥胖,臉上卻是相貌堂堂。 他在九歲那年登基當了皇帝,之后十年所有的朝政事務,都是由張居正替他處理。 就是在這十年之中,張居正使得大明國力急劇增強,百姓的生活也好了許多,因此這段時間被世人稱為“萬歷中興”。 可是張居正死了之后,這萬歷皇帝聽信讒言,反手就給他死去的老師張居正,扣上了一頂罪臣的大帽子。 之后他重用宦官、搜刮礦稅、往往為了讓朝廷多一點銀子花銷,卻被太監坑害得一大片區域民不聊生。 然后他又為了立太子的事,和朝臣弄出了矛盾,到現在他已經很多年沒有上朝了。 如今這位天子正拿起了一份奏章,翻開一看,發現上邊居然沒有票擬。 等到他仔細一瞧才知道,這是一份謝恩折子。 上面寫得言簡意賅,還算是簡短……可這也應該有票擬呀? 他點了點桌上的茶盞,讓太監倒茶,之后拿著這份謝恩折子看了下去。 ……揚州府江都縣令沈玉亭……他當然記得這事兒。 無為教在揚州圖謀起事,把官兵的五百火槍營都給殺了,卻被這個江都縣令帶著捕快,將無為教叛匪一網打盡。 當時記得自己還挺高興來的……等到他看完了這本謝恩折子,發現后邊還有一段。 天子看到上面“淮揚布衣沈淵”的字樣,他心里微微有些詫異。 他端起茶盞來看折子,就見那上面寫道:“臣淵言:今以睿旨彌隆,賜以恩詔,倍加榮獎。 一心仰施,驚寵循涯,伏躬隕越。” 天子心中暗想:“文辭周全,倒像是個老官油子的口吻……別是他那個江都縣令的爹替他寫的吧?” 接著往下看……“臣聞進退始終,不失其道,自非賢達,孰能就之? 況國之名爵,豈容輕授。 臣布衣學子,焉敢幸進以圖?” “這是回絕朕了啊? 這小子是不是瘋了?” 天子皺了皺眉,不由得挺起了腰,又接著向下看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