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03章 歲月如歌(大結(jié)局)-《一世富貴》


    第(2/3)頁

      徐平抬著看著天空,道:“到燕山府這三年來,我們?nèi)缤嘈猩话悖瑤缀跞杖詹坏瞄e。軍事、政事、民事,幾乎事事過問,凡有訴訟,每案必查。你們都是跟在我身邊許久的人,以前可曾見我如此?沒辦法,心中不安啊。對契丹一戰(zhàn),打得太順了。福兮禍之所伏,碰見如此違反常理的事情,怎么能夠安之若素?到底是為什么,我搞不清楚,那就是簽判剛才說的那四個字,存而不論。但世間的事,終究是人的事,只要人事做好,治下如同花團錦簇一般,則一切都將煙消云散。子曰,鬼神存而不論,又講祭神如神在,如果這世間真地有神,我們真心為民,則神自心安。”

      事情太順利了,順利得超出以前所認為的常理,徐平怎么會心安理得?這就是他來燕山府坐鎮(zhèn),下大力氣治理這里的原因。世間的事有巧合,但巧得過分了,還是不要安之若素得好。便如光武帝,從起兵之后如有神助,事情太過巧合,說他是真命天子誰還敢不信呢?到最后連他自己都信了。不能不信啊,天幫他,地幫他,天下人心向他,打仗都會有流星雨,你能說出個道理來?一次也就罷了,幾次三番,一直做到皇帝。

      對契丹收復山前山后之戰(zhàn),徐平真切有了那種感覺。他以宰相兼樞密使,在后方坐鎮(zhèn)指揮。下給前線的命令,如果契丹這樣當如何,那樣又當如何,計劃外又該如何,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契丹以對宋軍最有利的方案行事。到了最后,甚至在簽發(fā)宣命后,徐平在心中隨便一想,如果契丹大軍集中到哪里,幾路大軍上去一圍,那個地方的戰(zhàn)事就結(jié)束了。結(jié)果契丹就真把軍隊集中到那里去了,宋軍就真圍上去了,就真大勝了。徐平甚至產(chǎn)生了一種感覺,自己坐鎮(zhèn)都堂,只要在心中想一想,這場仗就打贏了。

      這天地不按照道理來了,但細想一想,又全部都合道理,徐平除了無奈,還能夠怎么樣呢?那個時候回想自己的往事,才覺得自己對這個天地認識太少。當年在中牟白沙鎮(zhèn)種地的時候,他決定讀書去考進士的日子,每到天氣晴朗的夜晚,天上總是有祥云,就在自己的頭頂上飄來飄去。徐平曾經(jīng)指給秀秀看,開玩笑說自己命中是貴人,所以才有祥云在自己的頭頂上飄。秀秀一本正經(jīng),徐平哈哈大笑。后來中了進士,唱名時天現(xiàn)瑞光,張知白一句恭喜成就了徐平在趙禎心中的地位。徐平不以為意,覺得張知白不過是提攜后進而已,趙禎莫名當真,自己賺了個便宜。然而當徐平執(zhí)掌天下大權(quán),天地向他演示了世間大事可以隨他心意,徐平還能夠呵呵一笑,置之不理嗎?

      徐平?jīng)]有那么狂妄,以為這是自己天命所歸,甚至做皇帝都可以。歷史上留下的記載中光武帝神奇的事情都比比皆是,后漢又堅持了多少年?徐平自己的道理,漢天命是個偽天命,天命已經(jīng)不在,道崩德散之后德在人心,自己怎么會去違反?講道理的人,不會貪天功為己有,以己意代天心。徐平要在這天下通這一個道理,哪怕漫天神佛都站在他的面前,道理也要通下去。與趙禎在大名府的時候,徐平已經(jīng)感覺到了另一個世界在他的面前露出了冰山一角,緩緩打開一扇門。不過徐平堅定地把那扇門關(guān)上了,他不能走。世間如果真地有天堂,那我心所在即是天堂。如果真地有神仙,這世間的人就是神仙。他相信自己與世界的所有人都一樣,成神都能成神,做仙都能做仙,他不例外,也不特殊。

      入朝為相,一道德的時候,徐平給了這個世界一個承諾,要通治理天下的道理,一個在爭而不止的小康之世維系住人心不散的道理。哪怕要輪回千年,等待千年,徐平依然堅守這個承諾。連自己的承諾都放棄,徐平也就不是徐平了。

      見眾人都住口不言,徐平搖頭苦笑:“人都說老了,才會說些莫名其妙的話。我人雖未老,這兩年卻往往提及鬼神之事。不管是做宰相,還是地方為官,都是不應該的。我們朝廷做官的人,最忌講這些。但是不講,有的事還是應該做的。祭神如神在,很多人都已經(jīng)忘記了這一句話。甚且有人強解,這只是孔子執(zhí)禮,迂腐了一些而已。如果不是朝廷中的官員在祭祀的時候,只講儀禮,而失去了其精神,我又何必講這些惹人煩?事有其不得已,明知道惹人討厭,我還是做個長舌的人。”

      “現(xiàn)在朝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在年后遷都西京,定都洛陽。正位中都,是因為那里是天下之中,人心所向。什么是人心所向?世間人說話,都以洛陽之音為正。人們所用的貨物,都以洛陽人用著好的為貴。就連百花,也以洛陽牡丹為尊。不遷都洛陽,天下人對于國都在開封,就永遠覺得哪里好像不對。這就是正位,正位以安人心。遷都之前還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國祭國祀。唉,你們哪,還有朝中的官員,都覺得這是做個樣子,只要從舊書中翻些禮儀出來,照著做就好了。你們越是這樣,我就越是不得不嘮叨,嘮叨得你們煩,我也煩。國祭國祀,儀禮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心誠。心不誠,祭祀便就失去了其精神。活的精神沒有了,儀禮便就成了死的儀式,大打折扣。”

      “我為什么問你們唐錢上的那四個字怎么讀?古語說錢能通神,是不是真地能通神我不知道,兩可之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要以己意強行去解經(jīng),實在想不通存而不論即可。祭祀古有傳承,我們不能斷了傳承,所以祭神如神在,重要的是心誠。唐錢上的四個字可以讀為開元通寶,唐史如此記,我們?nèi)绱私庾匀粺o不可。為什么是開元?因為大唐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翻過漢天命舊篇的時代。只是漢天命不存,借來的周德自然也不在,大唐需要建立自己凝聚人心的道理。佛經(jīng)道藏,釋道兩家在唐都極盛,雜揉文德冀以凝聚人心。結(jié)果知道了,玄宗以開元為年號,后人稱之為開元盛世,繁花似錦,也是烈火烹油。漁陽鼓動,天下大亂,那盛世一碰就散。后人讀史,看了史事脈絡,便自信滿滿地說如果當時不這樣,不那樣,不用楊國忠,不給安祿山那么重的權(quán),諸般種種一時之思,這盛世就能持續(xù)下去。能嗎?史書上記著的人都是傻子,就你聰明,我只要行一策就能國泰民安。自己想想可能性有多大?朝堂,是萬千人的心思,是天下人心。我們自己在官衙里理事,看了許多奏章,諸般議論,是不是覺得這樣對那樣也對?有的時候,就是這樣定了,就這么做下去了。為什么?其實自己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就是那樣。當時人所看到的奏章,所聽到的議論,所認識到的人心,史書上并不能全部記下來。最有可能的事情,是你真地到了那個地位那個時候,諸般掙扎之后還是會做出同樣的事情來。可能換一個面目,但結(jié)果卻不會改變。要想真地改一個世界出來,就要去除掉各種私心雜念,以一個道理通于政事當中,按照道理來,才不會走偏。從這個道理上講,大唐開元,錢文用開元通寶自然能通。但是呢,還有其他錢上的文字,是按照開通元寶這個順序來讀的。開通開哪里?不知道就存而不論,記下來讓后人知道還有這么回事,一旦那樣也行呢?”

      “國祭國祀也是同樣的道理。子不語怪力亂神,但也祭神如神在,逢禮必問,這才是正確的態(tài)度。不知道,那就是不知道,只是守住傳承,留住其精神。世間有沒有神?你說有就有,你說沒有就沒有,憑什么呢?要么就堅定地認為沒有,不祭不祀,既然還要去祭祀就不要三心二意。什么是不祭不祀?是連你家里的宗廟也一起毀掉,破天下宗族,所有的人,都不祭祀祖宗了。不能夠家里還祭著,國不祭了,那怎么行?天下有難,多少好兒郎勇敢地站出來,拿起刀槍去守衛(wèi)家園。這些英烈,很多是沒有后的。人皆有祖,可以承后,為國為民捐軀無后的英靈怎么辦?我說,天下人煩,做得不對我又不得不說。”

      說到這里,徐嘆了口氣。

      另一個世界有什么?如果真地有祖先英靈,作為一國執(zhí)政,徐平進到那個世界面對無人承后的英靈們怎么面對?作個揖說聲對不起?他能觍起那個臉來嗎?退一萬步講,真地人死如燈滅,并沒有什么靈魂之類,無后的英烈們,曾經(jīng)為國為民捐軀的英烈們,在身后冷冷清清,甚至被人羞辱謾罵,無人過問,國再有難,誰還會去救這個國啊。

      “明明理不通,卻堅信不疑,是為昧己心。以這不通的理,告訴人是當然之理,是為騙人。以此去對待過去未來,是為蒙天。我們做學問的人,當求真務實,不昧、不欺、不蒙而去求學,去通人的理,去通自然的理。存而不論這四個字,求學者當牢記,不明白就是不明白,不要自以為是,更加不要強迫別人相信。我不知道世上到底有沒有鬼神,但人來這世間,實際上什么都不知道,是不是?關(guān)于人我們能確定的,是有父母,有祖先,娶妻生子之后有后代。這先和后是知道的,對后人且教且養(yǎng),對祖先祭祀,牢牢守住了這一先一后,我們便就立住了,真地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祭不祀,稱作換了人間,把以前的全部丟掉,一切都向前看就好了。不能瞻前顧后,六心不定,胡來怎么行?”

      遷都是件大事,不只是朝庭搬過去,更重要的是要天下都認為理所應當。在這個天下安定,紛紛建宗族家廟的時候,還有一件大事是行國祭國祀。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子只祭家廟就不可以了,因為家并不是國。國祭國祀,祭的是那些無后的英靈。

      天下有難,無數(shù)的仁人志士走上前線,拋頭顱,灑熱血,很多都年紀輕輕就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沒有娶妻生子。前世的新中國重新崛起靠的是什么?信念,理論,方法,許許多多,但最重要還是那無數(shù)勇敢的人們。多少人倒在了血泊之中,不要說后代,很多人連個名字都沒有留下來。從此之后不講宗族不祭祖也就罷了,一邊自己修家譜建祖廟,一邊對這些人不聞不問,天下間有這個道理?

    
  到底有沒有鬼神?靈魂到底是不是一個存在?對于徐平來說,并沒有答案。哪怕加上他前世的知識,加上他前世是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無神論者,依然沒有答案。這個問題要么存而不論,繼承傳統(tǒng),祭神如神在。要么就是取消天下一切祭祀,從此之后天下人不祭祖不信神,既沒有祠堂和宗廟,也不許天下有宗教。后一點徐平做不到,那就只能按著前面一條去做。做就做足,事情要有誠意,不然你做給誰看?

      徐平的道理,是把天下一切的虛假全都收到政權(quán)的這一個偽字上來。偽就要誠心正意去做,不要假,一假全都虛了。人對自然的認識,對于人本身的認識都是有局限的,遠還沒有到能夠一清二楚的程度。這世間的事很多都不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大大方方地說出來,先放在一邊,存而不論,專心致志于當前的事業(yè)。但是你用了一個理,就要把這個理通到天下人當中去,這是一個政權(quán)的本分。不能夠官員建家廟,不許百姓建。不能夠只安撫活著的人,去世的人就不管了,道理在就要去做該做的事。

      存而不論的關(guān)鍵是存,不能以不論為借口,行不存之實。搞不明白的事情先記下來放在那里,以后時機到了,說不定就能夠搞清楚呢。這就是不強解經(jīng),不改史的意義,留給后人線索,留給后人機會,不要斷了后路。

      如果,這個世界真地有先人離開,去找尋遙遠的出路。數(shù)千年之后他們回來,古經(jīng)或失或改,史志不實,地理名亂,天象已經(jīng)移位,人心不古,語言不通,他們怎么能夠確定這里是自己的家鄉(xiāng)呢?自然界可以設路標,人的心也可以有燈塔,人心都不通了,對他們來說還有什么是可以確定的呢?

      說是神或仙,人們覺得荒誕,那么用徐前世的科學道理,宇宙飛船如何?這個道理能不能通?人類科學一直是發(fā)展的,我們都不能離開地球,以前的人更加不可能。這樣說有幾分把握?你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把握,那又如何?那百分之一就斷了未來的希望。更加尷尬的是,認不出來這是自己家鄉(xiāng),回來的先人還會認為是被強盜占了自己的地,他們會做什么誰能講清楚?

      世界的本源到底是什么?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古書上記載的,是亂講還是真實,拿不準就先存而不論。專注于自己能做的事情,知道有過去,有未來,要求總不高吧。

      徐平前世看過一部電影,說是地球上出現(xiàn)了不明飛行物,來了外星文明,當時的世界第一大國,派出了語言學家、物理學家諸如此類的了不起人物前去交流。他們與對方從一個一個符號開始,試著理解對方的意思。從梵文到古埃及,到兩河各種古文明,看起來非常是那么一回事情。惟獨,繞開了人類傳承至今最古老的中國文明,有沒有意思?

      如果現(xiàn)在大宋境內(nèi)出現(xiàn)那么回事,無非是中書制國書,派位學士與一名武將,前去拱手而揖,執(zhí)禮而問。來的是什么人,所為何事。是自己人則待以國禮,是客人則客禮,是敵人則天下共逐之,如此而已。

      什么是文明?中國字看不懂,根本就不會進入這方天地,這就是文明的記憶。哪怕是有其他世界的文明經(jīng)過了這個世界,也只是擦肩而過,不會有交流,更加不會有戰(zhàn)爭,雙方根本就不會感覺到。文言、文字,不只是內(nèi)部人交流用的,也是一層屏障。

      怕的就是,內(nèi)部自己亂了,人心蒙昧,失去了文明的記憶,那就沒有辦法了。從記載得比較明確的周朝開始,除了國之外,還有野。國人野人都是人,沒有誰高貴誰低賤,只是國是有文明記憶的。國亂了,化國為野,文明記憶丟失,天下也就不是那個天下了。

      徐平實際喚開了一扇門,但他不敢打開。因為在門前徘徊的時候,他驀然發(fā)現(xiàn),雙方的心通不能對上。真地跨出了那一步會發(fā)生什么,徐平不知道。可能是祖先的英靈在守護的世界,成神成仙,也可能是一步出了天外,不知到了哪里。還可能是,那根本就是一個虛實相間的世界,包括自己曾經(jīng)生活過的,這個正在生活的世界,都是虛實相間,可以虛實變幻。人既沒有認清自然的時空,也沒有認清人自己,確定不了。

      道德世界之外還有一個山海世界,如果為真,則山與海與這個世界對不上。人會迷失自己且不論,真地拱出一個世界來,到處天災,這種后果根本不敢想。

      當然,還有另一個解釋,讓徐平既無奈,又沉重。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川县| 乌鲁木齐市| 两当县| 慈溪市| 安陆市| 永泰县| 邛崃市| 临高县| 道孚县| 清流县| 阜宁县| 友谊县| 阜康市| 错那县| 湘乡市| 葫芦岛市| 德令哈市| 石门县| 江永县| 香港| 依安县| 山阴县| 临沧市| 广昌县| 治多县| 岳西县| 阳西县| 无锡市| 临高县| 万盛区| 高清| 颍上县| 确山县| 和静县| 教育| 五指山市| 冕宁县| 迭部县| 聂拉木县| 花莲县| 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