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5章 以退為進-《從大周開始》
第(2/3)頁
至于撤退,那就更別想了,打了老子那么久,老子會讓你就這么安安生生的退回西夏去?
別逗了,我們大周的那些兒郎們就白死了?當真以為榆林是那么好占的?
不得不說,英國公這一手以退為進,聲東擊西玩的真的很溜,就在張千重和衛(wèi)允的蜀地之戰(zhàn)落下帷幕的時候,西夏統(tǒng)帥分兵出去,救援夏州和綏州兩路的八萬大軍(夏州五萬,綏州三萬)!
皆損失過半,只余四萬左右的人馬,且戰(zhàn)且退撤回了榆林。
往夏州去的那五萬人馬,還沒趕到夏州就遭遇了伏擊,一萬九千的風字營分做兩部,分別在兩邊的高坡之上,以箭雨覆蓋西夏大軍。
山字營立于風字營之前,攔在了上坡的道路上,西夏的騎兵再厲害,也斷然無法在斜坡上進行反沖鋒。
光是那段斜坡,就讓普通的騎兵提不起速度了,更何況全身重甲的鐵鷂子。
而風字營的輕騎,則仗著弓弩的射程比西夏軍的遠,便遠遠地拉開距離,不斷的用羽箭襲擾,不求最大程度的殺傷敵人,只求讓他們疲于應對,時刻都得緊繃著精神,小心翼翼的躲避箭矢。
這一次分兵救援,是西夏自出兵以來,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
和西北軍在榆林對抗了數(shù)月,二十萬大軍也只不過損失了兩萬有余,不到三萬,可這一次救援,就損失掉了真正三萬多的人馬,最后被周軍驅趕著退守至榆林,而此時榆林城城內的所有西夏大軍加起來,總共也只剩下十三萬左右。
而這一次,攻守雙方的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張千均的黑甲軍和沈從興的右路軍在榆林城外順利會師,而英國公老人家,也帶領著兗州城中剩下的十二萬兵馬,圍在了榆林的另一側。
周軍也不立即進攻,而是在榆林城外修筑起了防御工事,連夜在榆林城外挖了十多萬個陷馬坑,九條七尺寬,五尺深的壕溝,還連夜用樹泥土做了遮掩,雖然簡陋,但若是隔得遠一些,就根本看不出異樣。
壕溝里頭并沒有布置任何陷阱,可在壕溝與壕溝之間卻灑滿了黑甲軍專門打造的三十萬顆鐵蒺藜。
黑甲軍加上沈從興的右路軍合計十一萬人馬,就這么在壕溝之后扎起了營,不過卻派出了斥候,隨時觀察城門處的動向。
只要西夏大軍一出城,十余萬大軍便立即結成陣型,山字營在最前方,刀盾手其次,其余步兵再次之,而風字營和火字營以及右路軍之中的神機營,在負責火力輸出。
風字營江上火字營可就有三萬多人了,再加上右路軍的一萬神機營,將近五萬人馬,被張千軍分成三個梯隊,每個梯隊約莫一萬六千人左右,準備以三段射之法迎接西夏大軍。
周軍也不著急了,就這么圍著不打,以靜制動,看西夏大軍如何應對。
不就是幾十萬大軍的糧草了,大戰(zhàn)都已經(jīng)持續(xù)了半年了,也不差這一兩個月,大不了朝廷再擠一擠,可榆林城內的十余萬西夏大軍就不一樣了。
英國公從榆林撤出去的時候,可是連一根毛都沒有給他們留下,前些時日夏州雖然陸續(xù)運送了一些糧草輜重過去,可后來袁文紹帶著風字營不斷地襲擾,攻擊西夏大軍的糧道,嚴重的影響了西夏糧草的輸送。
后來就是張千均直接陳兵夏州城外,徹底斷了西夏大軍的糧道,如今榆林之中西夏大軍的存糧,頂多也就夠吃十幾日的,若是省一點,每日都少吃一些的話,估計能堅持的久一點。
不對,他們還有戰(zhàn)馬,若是把馬也給殺了,那就還能夠多堅持一個七八天的樣子。
這么加起來,西夏大軍的糧草還是能夠堅持一個多月左右的樣子。
可這么坐以待斃絕不是辦法,必須要想辦法突圍。
西夏大軍的第一次試探,以一千鐵鷂子為前軍,兩萬輕騎為中軍,準備從黑甲軍的陣型之中撕開一個口子,然后后續(xù)人馬在繼續(xù)進攻。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荥阳市|
泗阳县|
长泰县|
潞西市|
双辽市|
开封县|
贺州市|
湘阴县|
绥江县|
克拉玛依市|
旬邑县|
宽甸|
湖南省|
淮阳县|
囊谦县|
安图县|
菏泽市|
浏阳市|
永州市|
滕州市|
宁蒗|
沙河市|
邓州市|
岱山县|
常宁市|
南岸区|
牡丹江市|
丹东市|
灵寿县|
永顺县|
霸州市|
金昌市|
池州市|
恭城|
宜阳县|
灵宝市|
新营市|
安福县|
曲靖市|
宁河县|
九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