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 121章 慶陽縣城-《從大周開始》


    第(1/3)頁

    出了布政使司衙門,衛(wèi)允便直奔客棧,將官印和布政使司衙門出具的文書交給立春保管,在客棧里頭歇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清早,卯時初天剛蒙蒙亮的時候,主仆四人便已經(jīng)起床。

    洗漱,在客棧之中用了早膳,又囑咐客棧的小二將馬兒喂的飽飽的,于卯時末刻之際,套上了馬車,徑直往城外而去,踏上了前往慶州的官道。

    慶州在長安府西北,衛(wèi)允要去的乃是州府衙門所在的慶陽城,與長安相隔三百多里,不過已經(jīng)在長安的承宣布政使司衙門報過到了,衛(wèi)允就不那么著急趕路了。

    三百多里的路,被他整整走了六天,每天平均下來,也就是趕了五十多里路的樣子,由于沒有帶別的下人,是以路上所有的瑣事,都只能是白楊這個貼身的小廝來解決。

    衛(wèi)允則帶著立春和立夏兩個小丫頭整日游山玩水,遍覽一路之上的風(fēng)光,日子過得好不愜意,好像根本不是去赴任,而是去郊游踏青一樣。

    衛(wèi)允一行七人,兩輛馬車,兩匹馬,主仆四人,外加買來的兩個車把式兼做粗活,給小白楊打下手跑腿的。

    頭前那輛馬車?yán)镱^,原本坐著衛(wèi)允和兩個俏麗可愛,乖巧聽話的侍女,后面那家簡陋的烏蓬馬車,則是堆放著箱籠行禮,還有一路走來,買的一些特產(chǎn)什么的。

    不過在出了長安城之后,衛(wèi)允便從馬車?yán)镱^出來,和小白楊一道騎馬走在馬車的前邊,也能更好的欣賞一下沿途的風(fēng)光。

    其實(shí)從整體看來,大周境內(nèi)還算比較安定的,至少衛(wèi)允這一路從汴京走過來,還沒有遇到過攔路劫道的。

    衛(wèi)允反倒是覺得有些遺憾,他可是把刀槍還有鐵胎弓一直帶著的,不過如今除了將佩刀懸在馬背左側(cè),鑌鐵槍還有鐵胎弓,鐵箭都在后邊堆放行禮的馬車?yán)镱^放著的。

    不得不說,衛(wèi)允這也算是藝高人膽大了,尋常官員赴外地上任,哪一個身邊不帶著幾個護(hù)衛(wèi),那些個大族出身的,帶上十幾二十個護(hù)衛(wèi)更是尋常。

    哪一個像衛(wèi)允這般,身邊帶著一個小廝和兩個丫鬟,就直接去赴任了。

    ·········

    慶陽縣城,南門之外半里左右的官道旁有一茶攤,攤主是個五六十歲左右的小老頭,慶陽縣城人士,姓余,人們都叫他老余頭。

    茶攤里頭還有一個十六七歲左右的小跑堂,中等身高,有些瘦弱,皮膚黝黑,是老余頭的本家侄子,在家行六,大家伙都叫他六郎,至于大名,誰會去記一個跑堂的大名。

    清晨,寅卯之交,城門就已經(jīng)打開,官道之上,陸陸續(xù)續(xù)的開始有行人出現(xiàn)在門口的官道之上,有挑著柴火的樵夫,扛著鐵叉、挑著獵物的獵戶,還有推著小車的商販,熙熙攘攘的朝著慶陽縣城涌去。

    茶攤早早就開了門,裊裊的炊煙升起,老余頭的婆娘在后廚幫著燒水煮茶,老余頭站在柜臺前,六郎將抹布掛在肩上,守在門口。

    不過早上過來喝茶的還真沒什么人,余六郎也不著急,坐在長凳上,仔細(xì)打量著過往的人群,頗為認(rèn)真。

    日頭自動向西緩緩移動,越靠近正午,太陽就越大,早上的清涼已經(jīng)完全褪去,炙熱的陽光帶來滾燙的熱量,茶攤里頭的老余頭眼睛卻越來越亮。

    天氣一熱,行路的旅人就更容易渴,茶攤的生意也就越好。

    還沒到正午,茶攤里頭就已經(jīng)坐了六七個人,雖只是點(diǎn)的最便宜的涼茶,價格不高,可總還有的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汶川县| 泸西县| 乌兰县| 天津市| 兴宁市| 滁州市| 黄龙县| 罗源县| 丹巴县| 安宁市| 肃宁县| 通榆县| 太仆寺旗| 南丹县| 凯里市| 广河县| 奇台县| 洛川县| 宕昌县| 武宣县| 福安市| 玉山县| 宜丰县| 阜阳市| 乌鲁木齐市| 新乐市| 陇西县| 昌图县| 读书| 从江县| 庐江县| 镇安县| 巩义市| 蒙阴县| 和顺县| 甘孜县| 广宁县| 黄山市| 旬邑县| 龙山县| 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