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風語老祖去追殺受了傷的血魔老祖。 別看血魔老祖在元嬰期中實力不怎么樣,可逃命的本事那絕對是同境界中的一流。 即便已經被風語老祖擊傷,可仍能較為輕松的面對風語老祖的追殺,好幾次差點兒就將她給甩掉了。 兩人都是元嬰期強者,已經掌握了瞬移,速度遠遠超過了金丹期修士。 沒用多久,兩人都出了天琴海域,向著更西邊而去。 風語老祖在追殺血魔老祖時,天晴海域內正道勢力修士與魔道修士的大戰仍舊繼續。 兩方廝殺的不可開交,原本有不少正道勢力選擇保存實力,可到了后面,這部分勢力也被徹底拉了進來,不得不全力對抗魔道修士。 又因為他們之前“不堪”的表現,被一些魔道修士認為時軟柿子,在后期戰斗中,成了魔道修士主攻的對象,可謂死傷慘重。 反觀凌氏等一開始就主動出擊,對魔道修士造成重大傷亡的勢力,雖說在前期與魔道修士的大戰中死傷甚多,可戰斗的后期,魔道修士卻主動避免與之發生大戰,傷亡反倒少了不少。 著場大戰持續了數日,以凌氏為首的幾個實力最強的正道勢力最矛頭,余下正道勢力為兩翼,最終才勉強將那些聚集而來的魔道修士擊潰。 潰散的魔道修士分散逃離,再次隱遁山林,實力仍急不可小覷了。 正道勢力雖勝,卻也只是慘勝。 三大本土中型勢力,也即九華、挑花、青蘋三宗,三宗直接戰死了一位金丹真人,另有一位金丹真人身受重傷,估計也活不了幾年了。 剩下的三位金丹真人還好,只是受了輕傷,修養數年便可完全恢復。 天琴海域留大本土金丹真人之一的韓卓不愧是散修,保命的手段堪稱一流,可以說幾乎沒有受傷,還反倒重傷了一位金丹初期的魔道修士,他還好幾次長嘆未能斬殺那魔道修士。 本土筑基期修士與練氣期修士死傷最多,特別是本土的練氣期修士,因為血魔老祖出關時,所引發的地動就埋了不少。 之后的大戰中,他們又受到了兩位元嬰強者大戰的波及,故而損失最為慘重。 外來勢力的傷亡總量肯高于本土仙道勢力,但傷亡比例確實低于本土仙道勢力。 來援的三十二位金丹真人戰死了四位,更有數位金丹真人身受重傷,他們中間一定還有會人因傷勢坐化。 金丹期修士是中型勢力存在的根本,戰死的幾位金丹真人對于任何一個這些勢力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打擊,甚至會有中型勢力因為這名戰死的金丹真人而一蹶不振,甚至會因為沒有新的金丹真人坐鎮,進而引來強者的窺伺,導致傳承斷絕。 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如此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這還是對于十八路中型勢力而言,而這些中型勢力下面還有小型勢力,對于這些小型勢力來說,筑基期修士的死亡,不亞于中型勢力的金丹真人死亡。 所以說,這場大戰雖然正道勢力勝了,可正道勢力內部葉不風云涌動,不知道會有多少正道勢力因此而衰落,甚至是覆滅,也不知道有多少勢力會抓住這次機會走向強盛,甚至是一飛沖天。 雖然這些勢力還未返回,暗地里卻已經在想著如何吞并附近那些沒有強者坐鎮的勢力了。 正道勢力在魔道修士逃了后,不持續追殺就有本身傷亡慘重的原因。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眾正道勢力人心不齊,各懷心思,否則的話,即便是是慘勝,只要組織的當,依然能對追殺逃離的魔道修士。 這些正道勢力在大戰中損失慘重,首先想的就是不能讓傷亡持續擴大。 魔道修士雖然潰退了,可依然是隱藏在暗中的“毒蛇”。 現在只要不去招惹那些“毒蛇”,他們自然也不會出來鬧事,而是回隱藏在暗中舔舐傷口。 如果非要將他們逼到絕境,須知兔子急了也會咬人。 所以不將魔道修士逼得太狠,是控制損失很有效的辦法。 其次嘛,這些正道勢力死了那么多門人弟子,還消耗了一大批物資,自然希望能彌補回來一些了。 打掃戰場,收撿遺漏的魔道修士遺物,終究只是小頭,真正的大頭是向天琴海域的本土仙道勢力索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