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自寶船回到隕星海域后,整個隕星海域都變得熱鬧了。 僅僅一月的功夫,寶船上的各種物資就會辦下來了,離得近的勢力已經(jīng)將東西運走了。 例如凌氏家族,雖有七十間艙室的物資,卻是在最短的時間運回了白云山。 至于那些離得遠的勢力則還未趕來,物資都由在白云坊市的子弟看著。 不過也就半年的時間,這些存在白云坊市里的物資也被運走了。 二十四個小型勢力得到了來自青丹海域的各種物資,總算是嘗到了甜頭,已經(jīng)決定要加大在青丹海域的開拓。 故此,二十四個勢力在門內(nèi),或者是說是族內(nèi)精挑細選了不少族人,準備雖寶船去往青丹海域。 相比起來,凌氏賺的就更多了,足足七十間艙室,這得多少原材料啊。 如果將這些東西全部煉制出來,變成對修士有直接用處的寶物,價格翻上幾倍,凌氏賺的將更多。 與此同時,凌有道也沒有忘記這次回來的主要目的,那就是將在青丹海域修士的親人帶去。 對此,凌有道并沒有反對。 只是在聽聞家族在那邊的子弟已經(jīng)生育了孩子,且新生的孩子之中有身具靈根者時皺起了眉頭。 他對凌有道說道:“新生之子,生長于青丹海域,不親近家族,長此以往,恐生被離之心。” 青丹海域的第一代修士生長于隕星海域,對家族自然有歸附之心。 但他們的子女生于青丹海域,成長于青丹海域,可能一輩子都不一定能回到隕星海域,從未得到家族的關(guān)愛,又怎么可能親近家族。 如此數(shù)代之后,老去盡新,他們對家族就更沒什么歸屬感了。 到了那時,恐有分家的情況。 不愧是當族長的人,思慮之深遠,絕非凌有道可以比的。 聽了凌緣生的話,凌有道也變得警惕起來,這確實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而之所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其根本原因就是兩地相聚太遠,交通不便。 若交通便利,兩地時常來往,肯定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 “爺爺,你有什么好辦法?” “這件事情我也想了很久,覺著想讓那些新生之子對家族有歸屬感,就必須讓他們長于家族。” 生于青丹海域,卻要成長于隕星海域,等他們長大成人之后,自然親近家族,不會長生被離之心。 “話雖如此說,可兩地之間一來一回就需要兩年時間,恐他們的父母不會同意啊。” 兩年時間的對于金丹真人來說不算什么,對于筑基期修士來說,勉強還能接受。 但對于練氣期修士來說就太長了,來往一次,就要將兩年的光陰用來趕路,一個練氣期修士才有多少個兩年? 再說了,難道一輩子只相聚一兩面嗎? 如果是擁有很高天賦的孩子,他們的父母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回家家族,得到家族的大力栽培。 但要是孩子的天賦不好,他們的父母可就不會那么想了。 因為天賦不好的孩子就算回到了隕星海域,也不會受到家族的大力栽培,相比留在青丹海域還有所不如,畢竟留在青丹海域還能得到父母的關(guān)照。 真要回了隕星海域,兩地相聚如此之遠,談何關(guān)照。 但要是加大對這些天賦平平者的培養(yǎng),就跟培養(yǎng)天才子弟一樣,卻也非常不現(xiàn)實。 不僅如果真要這么做,不可能只培養(yǎng)來自青丹海域的天賦平平者,而是要將全族上下的天賦平平者一起大力培養(yǎng),否則就會鬧出內(nèi)部矛盾,反而回激化兩地之間的關(guān)系。 就算凌氏高層有心全部族人大力培養(yǎng),家族的修煉資源也跟不上消耗,所以這是一個難題。 雖然很艱難,卻不能躲避這樣的難題。 因為天賦好的孩子畢竟是極少數(shù),絕大多數(shù)孩子都天賦平平,若是不能將這些天賦平平的孩子弄到隕星海域來,依然難以阻止兩地產(chǎn)生隔閡。 凌緣生點了點頭,“正是這一點很難辦啊。” 凌有道卻是不著急,他清楚自家老爺子的性子,既然找自家說這個問題,肯定有了一個解決方法。 雖不一定是很好的解決方法,可也一定差不到哪里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