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凌氏終于迎來了在萬群島鏈青丹海域的大發展時期, 凌氏控制的海域內有四大群島,原為東部四大妖的領地。 四大群島的大小不一,環境,物產,情況等等都不一樣,對此凌氏對四座群島命名為大彎月群島,小彎月群島,觸巖群島,飛羽群島。 大彎月群島的面積最大,所割的各類島嶼數量最多,位于最東部與人族開拓區直接接壤。 整大彎月群島體呈一個彎月形,東面凹陷,西面突出,若是有人族修士來犯,容易被來自三面的妖獸潮包圍。 而此地的主人,也就是曾經的四大妖之一,乃是四大妖中實力最強的,隱約已經有突破到三階中品的意思。 奈何不走運,還未突破就已經被斬殺了。 小彎月群島位于大彎月群島的西南方,同樣呈一個彎月形,凹面向南,圖面向北。 雖說叫小彎月群島,可也小不到哪里去,海域面積只比大彎月群島少了一些,只是所割的島嶼只有大彎月群島所割島嶼的三分之二。 觸巖群島,海域面積達到了四分之三的大彎月群島,可海域里的島嶼卻是多了不知道多少。 但這些島嶼又有些不同,因為觸巖群島內的島嶼多為珊瑚礁島嶼。 這里的珊瑚礁島嶼量多,分布密集,內部有數不清的通道,不知道有多少妖獸在其中生活,它們憑借地利優勢神出鬼沒。 雖然還未有大量人族修士踏足此地,可凌氏的人已經能夠預料到那里必將葬送大量人族修士。 即便如此,凌氏也不準備鏟除觸巖群島,首先是考慮到觸巖群島的面積太大,鏟除觸巖群島耗費的時間太長。 其次,觸巖群島中隱藏著大量妖獸,甚至不確定是否還有大妖在那里潛修,若真要解決那里的問題,不論是人力,還是物力,損耗數字都將十分龐大。 以凌氏現有的實力與條件損耗不起,就算勉強撐下來了,付出與收獲也不成正比,整個家族也就算是殘了。 最后,危險往往也預示著機遇,觸巖群島固然危險,會讓大量人族修士命喪其中,可也將會有大量人族修士在那里找到自己的機緣,從而更進一步。 妖獸在獵殺人類修士的同時,人類修士同樣在獵殺妖獸,在那種復雜多變的環境中,人族修士肯定要異常警惕,多來幾次,戰斗經驗與戰斗水準絕對大漲,確實是一塊不錯的磨刀石。 正是這些考慮,凌氏才決定不解決觸巖群島的問題,也許反倒會成為凌氏開拓區內的一個特色。 整個北海之中絕不乏像觸巖群島那樣的地方,甚至可以說有很多那樣的地方,特別危險的自然成人族修士的禁地。 反之那些不怎么危險的則成了人族修士的磨刀石,無數的人族修士在那樣的地方進行一次大過濾,適者生存。 凌氏還需要對觸巖群島進行一次仔細的探查,確定這座群島的危險程度,甚至是認為降低危險程度,然后才敢讓修士進入其中磨煉。 飛羽群島,位于大彎月群島,小彎月群島,觸巖群島的中間。 如此說來,四座群島之間相差不遠,按照人族的定義,這四座群島也能構成一個海域,不過目前凌氏沒用多此一舉的打算。 不論是從飛羽群島所處的位置,還是從其他方面來說,此群島絕對算得上一塊寶地。 首先,相比觸巖群島那里的面積極小的珊瑚礁島嶼,飛羽群島中的島嶼面積都比較大。 其次,飛羽群島的中的靈脈大多在各個島嶼上,不像大彎月群島與小彎月群島,只有少量靈脈在島嶼山,大部分靈脈都在海底。 這也就導致就算大彎月群島與小彎月群島擁有大量靈脈,卻任然不適合大力發展,因為投入太高了。 正因為飛羽群島的大多數靈脈在群島上,所以之前盤踞在此的大妖是一只飛禽,以及數量眾多的飛行類妖獸。 飛羽群島就很好發展,只需要獵殺與驅趕走島上的妖獸,凌氏就能占據靈脈。 然后就可以開辟靈田,或者是干些別的什么,比之搶奪海底的靈脈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 說白了,海底的靈脈難以被人類修士利用起來,所以人類修士更鐘愛于島嶼等陸地上的靈脈,因為可以利用靈脈衍生出許多產業。 凌氏肯定要大力發展飛羽群島,所以對飛羽群島的探查也比較仔細。 其中那只飛禽大妖巢穴所在的那座島嶼非常不多,凌氏上下很是重視,因為那座島嶼上擁有一中型靈脈,以及好幾條小型靈脈與眾多微型靈脈。 凌氏在此的四位金丹期修士均認為將家族在萬群島鏈的駐地放在這里最合適不過了。 為此,凌氏給那座島取名為飛羽島。 外來人一聽飛羽島與飛羽群島,就明白飛羽島是飛羽群島的主島。 飛羽島呈不規則形狀,最長處有一百七十一里,最寬處也有一百三二里,算是一座不錯的小型島了。 此島的整體走勢為西北高,一路向東南高度都在降低,故而形成了一條從西北向東南流淌的河。 因為地勢的原因,又使得河的兩側出現了十幾條支流,這些支流分別向西,向東,向西南流淌,使得島的南方,部分西方與東方形成了水網密布的平原。 島上的大量微型靈脈就分散在水網密布的平原上,幾條小型靈脈與那條唯一的中型靈脈則在西北的群山之中。 如果凌氏真想在萬群島鏈扎根,那就要潛移一部分凌氏的凡人來此居住。 而水網平原相當適合凡人居住,有微型靈脈釋放的靈氣滋潤,他們的身體與壽命都要長不少。 當然,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眼下凌氏在萬群島鏈才剛剛起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