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次的歸屬,實至名歸。”凌校長說道,“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其他專業的學習就不重要,大家一起努力,學有所用,才是對社會的最大貢獻。現在,請李良景這一組的同學上來發表一下看法。” 李良景推了一下時瑾:“時瑾,你去吧。” 這個名譽,本來就該是時瑾的。 孟修緣和蘇思甜都點頭:“你去吧,時瑾。” 時瑾盛情難卻,走上臺去。 其他同學看到是時瑾,有些意外。 畢竟她明星的身份,太過聲名在外。 不過她確實也是參加了這次實習的學生,上臺講話,也不算是離譜。 她走上臺去,開口說道:“我去醫院實習的時候,最初,很多病人也好,家屬也好,對古中醫的治療,是抱有很大的反感和抗拒的。有人會說,一些花花草草就能治病嗎?有人會說,你看一眼就知道我是什么問題嗎?還有人說,你不用儀器檢查一下,我不敢相信你的結論。 慢慢地,這種言論才漸漸地消散,因為他們發現,花花草草是真的能夠治病,只要配合得當,藥效甚至好過量產的西醫藥物。 只要掌握了望聞問切的精髓,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治病,有時候不必依賴儀器,也可以做到治病救人。所以,我們專業的同學,不需要妄自菲薄,我們有這樣的能力,將這個專業繼承下來,發揚光大。” 古中醫專業一直以來受到的詬病就不少,時瑾的話,讓大家更多了信心。 就算那些不喜歡她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她的話很有道理。 至于中西醫結合專業的人,不免癟嘴,按時瑾這么說,西醫就沒必要存在了嗎? 那么好的現代醫學技術,是不是就是無用的? 時瑾話鋒一轉:“但是,古中醫不是萬能的,越是接觸得多病例,我越能感覺到它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就像我和剛剛的朋友討論的一樣,中西醫沒有貴賤之分,也沒有高下之分,他們各有優劣。學醫的本質是什么?本質就是治病救人。只要是能夠治病救人,跟我們采用什么樣的方法,有什么關系呢?如果有更先進更方便的技術,我們為何不采用呢?” 中西醫結合專業的學生,原本還想罵時瑾的,聽到這番話,大家才明白,自己想岔了,時瑾所想的,遠比自己所想的要多。 他們當中,很多人之前跟劉開元也一樣,對古中醫一點都不看重,遇到中醫的課程,能不學就不學。 反觀時瑾,卻并非如此。 她能夠承認兩者都有其合理性和先進性,而身為s國人,大家卻反而質疑起了s國傳承下來的優秀文化。 不少人暗暗低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