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蔡琰,東漢第一才女。 在這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蔡琰卻是獨樹一幟,與眾不同,和江小白的雙字名倒是類似,都顯得有些異類。 江小白和蔡琰相處得很愉快,加之有江小花做僚機,蔡琰從羞澀逐漸放開性子,開始侃侃而談。 別看蔡琰年齡小,她從小受父親蔡邕的熏陶,在文學(xué)方面已然有獨到的見解。 就拿詩經(jīng)來說,蔡琰尤為喜歡東漢時期的樂府民歌,其中尤以《上邪》最愛: 我欲與君知,長命無衰竭。 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這是一首情詩,表達的是對愛情的忠貞不渝,詩短情長,撼人心魄,蔡琰很喜歡詩歌中對愛情磐石般的堅定信念,以及如火焰般的熾熱激情,令她為之神往。 蔡琰年齡尚小,但說到愛情時,她那雙純澈如水的清眸里,散發(fā)著向往的亮光。 看著蔡琰出口成章,妙語連珠,說到感興趣的點時還興奮的手舞足蹈,江小白很難將眼前這個天真爛漫的少女,和歷史上寫出悲憤詩的蔡琰聯(lián)系到一起。 歷史上,蔡琰初嫁衛(wèi)仲道,后衛(wèi)仲道病死,衛(wèi)家便對她冷嘲熱諷,暗地里傳出她克夫的流言蜚語,最后還一紙休書,將她遣回蔡府。 后天下大亂,諸侯割據(jù),戰(zhàn)火烽煙四起,蔡琰為匈奴左賢王所虜獲,她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 若非曹操嘆惜蔡邕無嗣,遣使者以金壁從匈奴那里,贖回蔡琰,蔡琰恐難回歸。 回歸后的蔡琰感傷亂離,追懷悲憤,便作詩二章。 悲憤詩由此誕生…… 蔡琰的一生是極其悲慘的,她顛簸輾轉(zhuǎn),流離失所,好不容易從匈奴處回到中原,最后又嫁給一個粗俗的武夫。 作為這個時代的第一才女,命運待她何其不公。 一念及此,江小白不由得疼惜蔡琰,說他是見色起意也好,說他是憐香惜玉也罷,反正從此刻起,他已經(jīng)把蔡琰當(dāng)成自己未來的媳婦了。 “就這么定了,等過幾年你長大些,就把你娶回家。” 看著爛漫率真的蔡琰,江小白鬼神使差的,突然就把自己的心里話說了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