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且洛陽也不適合下手,洛陽中軍還有不少是曹魏的死忠,是不如鄴城好下手。 若是帶著偽帝曹叡逃到鄴城在下手,洛陽這邊肯定會再立一帝,固守堅城對抗大漢王師,到時候自己手上就算拿著曹叡也不算什么太大的功勞。 倒不如別這么貪,潛回洛陽先把陳群司馬懿這些人拿下,然后開門迎接大漢。 對,就這么辦。 他剛想說話,劉豹突然陰惻惻地道: “鄢陵侯,末將倒是有個主意。” “左賢王請講。” “既然有奸臣為亂,咱們不如帶著天子先去鄴城。 那北征之事,我最近細細思索,倒也并非不可能。” “哦,”曹彰眉毛一挑,“愿聞其詳。” 劉豹笑道:“洛陽有奸臣謀反,咱們索性不去了,不如帶著陛下一起遠征北國, 我等手下騎兵眾多,生性堅韌,不懼嚴寒。 只要太子沒有騙我們,那北國也并非去不得, 咱們先去鄴城,再去草原,補給一番,然后直撲那個叫五海之港的地方,如何?” 蛤? 常雕一直以為劉豹和曹彰是自己人,聽說這兩個人居然要跑,頓時目瞪口呆。 壞了,難道這兩個人不是漢臣? 曹彰一時拿不定主意,把目光投向常雕,見常雕一臉驚愕的模樣,趕緊道: “太尉,左賢王只是隨口一說,太尉不要放在心上。” 好啊,我還以為你們是自己人, 這下常雕更是尷尬, 他本以為曹彰和劉豹都是大漢的內(nèi)應(yīng), 有這兩個人在,自己最少能打開洛陽投降,如果再進取一點,還能一股消滅曹魏的宗室。 可現(xiàn)在他們兩個居然動了逃跑的念頭…… 不對勁。 我常雕身為大漢純臣,昊天上帝的忠誠信徒,決不能允許這種事情的發(fā)生。 “萬萬不可!”常雕一臉悲切,“我受文帝大恩,萬死難報。 仲達、長文與我同受托孤之重,也是欲拼死報效先帝厚恩。 如今大魏危難之時,正是團結(jié)一心共同抗敵之際,豈能說走就走? 叔達都來說和了,我若是走了,豈不是辜負先帝所托。 你們都別去,我自己去便是了!” 劉豹跟曹丕沒有絲毫的交情,曹彰跟曹丕的交情…… 呃,大家都知道。 倒是常雕在曹丕時期從曹仁手下的雜號將軍慢慢成長為輔政大臣,也就是這樣的知遇之恩讓常雕不辭勞苦,不惜忍受一切折磨和猜疑,在這樣危難的時刻都要迎難而上。 這讓曹彰和劉豹都感動莫名。 天下居然還有這樣的至誠之人…… “我那侄兒去我兄墓前的時候,想必我兄一定會好好責(zé)備他,為何如此虧待太尉。”曹彰喃喃地道。 曹彰年少時,兄弟們還沒有因為后來的地位紛爭不斷, 那時候喜歡吃甘蔗的曹丕經(jīng)常用甘蔗教弟弟武藝,只比曹丕小兩歲的曹彰跟曹丕當(dāng)時兄友弟恭,渡過了不少值得回憶的歲月。 只是后來…… 想到此處,曹彰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 他用袍袖擦了擦淚花,嘆道: “太尉所言不錯,我等先去替天子和仲達等人說和。 現(xiàn)在大漢就要兵臨洛陽城下,是打還是降,還得讓天子拿個主意。 離開中土,我大魏哪里還能稱得上大魏,跟蠻夷有什么區(qū)別? 不走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