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抓緊抓緊,不管是播種還是爭取人才,一樣都不能耽擱了。 接下來的幾天,劉禪和馬良、虞翻、龐林等人一起籌劃春耕大事, 戚金金的矮化水稻種子已經送來了不少, 但要是大規模推廣,還是杯水車薪。 在馬良的建議下,大部分的土地仍舊是種傳統作物, 而劉禪指揮降兵開始開墾荒地,在荒地上試種矮化水稻和一部分紅薯。 這些新開墾的荒地算做劉禪的私人土地, 劉禪也知道第一種難免會出現問題,承諾種好了算大家的成績,種的不好算自己的損失。 鑒于現在的小農經濟實在沒法支撐這么多人全面脫產做職業軍人, 劉禪也只能拿出傳統的屯田制,發動這些現在還是奴隸身份的降兵給自己免費打工。 但劉禪承諾,這種事情絕不會持續太久。 這些降兵雖然屬于戰犯,但也是大漢的子民。 只要他們經過五年的改造,表現良好,就能重新得到自由民的身份。 到時候劉禪會發給他們農具,他們自己開墾的土地也會成為他們自己的耕田—— 至于這份田地能有多大,就看他們五年內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了。 這會兒曹操已經發明了后來被鐵血大送發揚光大的士家制, 絕大多數曹魏士兵就算耕種一輩子,也不過是半農奴的身份,大多數人已經認命,準備在劉禪這里耕種。 但劉禪居然表示,可以給他們一個恢復自由民身份的機會, 這讓不少人當時就熱淚滿眶,紛紛向劉禪叩拜行禮,表示一定要竭盡全力,爭取早日恢復自由—— 這位是不會說話的。 會說話的人同樣是叩拜于地,表示自由不自由無所謂,主要就是想給大漢做出一些貢獻。 有大量的人力,荊州的春耕總算有了想當的規模。 而荊州的世族也表現出了對劉禪的支持,開始積極提供一些種子和農具——畢竟這么大規模的開墾,對他們也有莫大的助益。 整個荊州繁榮了,才是真正的繁榮。 這又是一點小細節。 不止如此,劉禪還叫虞翻著手準備先在軍中推廣文事,并把此舉命名為“掃盲”, 被俘的曹魏士兵成為第一批被掃盲的對象, 能早早識得千字的,能提早一年恢復自由人的身份。 這應該是有足夠的吸引力。 早年的漢軍中識字是非常重要的課程, 可現在漢軍構成早就一塌糊涂,識字又得不到升遷, 還有許多將官以沒文化為榮,許多有條件的大將一看經史就頭大,也認為這玩意沒啥用,根本懶得看,甚至排擠軍中識字多的士卒。(比如季漢后期的大將王平被明確記載識字不超過十個,雖然他不是漢人,可以他的條件哪怕稍微肯看看書也不至于就認識十個字) 降兵有個指望,還愿意好好學,可己方的元從士卒(如陽群和丁立當年做賊時的部曲)聽到念書就渾身發抖, 他們寧愿去打建業,也不肯抱著那些經文理解先人的微言大義。 這樣劉禪很上頭。 但虞翻到是一臉淡定,表示他早就了解了世子的意圖,這些事情很快就會迎刃而解。 不就是讓這些頑劣之輩老實念書嗎? 不難。 不知不覺中,建安二十五年的第一個月已經過去大半。 眼看快到月底,劉禪抓緊打發馬謖上路。 “曹操肯定會死。 到了雒陽,見機行事。” 馬謖小雞吃米般連連點頭: “世子放心,我一定竭力完成世子交代的任務。” “唔,還是那句話,找不到鄧艾也不要緊,首先得考慮一下個人得安全。 如果一切順利,可以發揮一下你的心戰技能,攻心為上, 如果不成,還是抓緊跑再說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