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阿斗有翻天之能,亦無計可施。”(改編自歷史上賈詡給曹丕出的主意) 賈詡的主意非常簡單—— 耗著。 曹操占據中原、關中、河北這些好地方,只要開啟種田模式,糧產量一定飛速增長, 到時候爆一波人口,全軍a過去,跟劉禪拼消耗,劉禪再大的本事也無計可施。 至于劉備北伐的問題也很好解決, 再祭出魏軍的堅壁清野戰術,蜀道的幾個出口附近三百里的百姓通通遷走,然后選擇平原地區布置大量的騎兵。 劉備軍敢出來,立刻以騎兵打他們個立足未聞,肯定能取勝。 賈詡這個戰術肯定是四平八穩。 只是這其中大部分人不一定能看到那天了。 “文和倒是穩重。”曹操不置可否,又把目光投向程昱。 之前因為脾氣不好被免掉衛尉之位的程昱低眉順眼地道: “臣以為,當東和孫權,南討劉禪。” 程昱認為,襄陽為天下險要,中原之大患, 為了防止關羽從襄陽北伐,魏軍應該遣一員大將囤駐樊城,修筑壁壘,讓關羽不敢隨意北上。 同時,曹魏和東吳應該徹底放下之前的紛擾,誠心合作,讓東吳不停出兵襲擾荊州腹地,影響荊州的糧食產量。 等關羽逼急了,肯定會順流進攻夏口, 到時候魏軍也出兵支援,讓關羽首尾不得兼顧。 如此施為,堅持三年,魏軍就能看到勝利的曙光。 這個建議倒是讓曹操頗為心動。 但在場眾人(包括程昱自己)都能看出,這不過是一個很理想化的方案。 首先,跟孫權誠心合作就不太現實。 有了這次合作的教訓,以后孫權肯定處處提防曹軍一手,怎么會任由曹軍差遣? 聽完程昱的意見,曹操的目光又自然而然投在了劉曄的臉上。 劉曄擔任行軍長史,本來一直在曹操身邊出謀劃策, 他對漢中之戰的分析絲絲入扣,讓曹操非常欣賞。 只是因為他的姓氏,多疑的曹操一直不敢徹底放心,特別是跟劉備一方作戰。 萬事防一手,總是顛撲不破的道理,所以曹操這次駐軍摩陂時,便找借口讓劉曄回雒陽公干, 這會兒遇到難題,又抓緊把他調了回來。 劉曄一直覺得曹操對自己頗為器重。 他早就等了許久,這會兒也沒把自己當外人,侃侃而談道: “諸公之前講述的都是之前跟劉備關羽作戰的尋常戰法, 那劉阿斗用兵與其父大不相同,孫權已經吃了大虧,卑下試與諸公分解。” 說罷,劉曄興沖沖地抽出腰間長劍,嚇得夏侯惇趕緊也把劍拔了出來。 可劉曄恍若不見,用劍在地上快速描畫,一邊畫一邊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