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時,田冀聽到鹖冠子的話,立即問道:“太傅說的是,這幾年來,寡人也覺得各地大夫與士師舉薦的賢才也不盡人意。只是,不知道太傅有何辦法改變這個現(xiàn)狀。” “有。”鹖冠子點了點頭,然后拱手道:“人君者,端神明者也,神明者,以人為本者也,人者,以賢圣為本者也,賢圣者,以博選為本者也。 故而,臣以為君王當(dāng)以博選為本,而現(xiàn)在各地大夫與朝中重臣每年舉薦的人才不過一人,故臣以為人才沒有出現(xiàn)的關(guān)鍵,就在于舉薦的人才太少,不僅各地大夫難以抉擇,而且舉薦到臨淄后,臣與大王也難以抉擇。 故,臣以為改變現(xiàn)狀的第一件事,便是增加各地大夫以及朝中重臣舉薦的人才數(shù)量。” 田冀聞言,立即看向群臣問道:“不知諸卿以為太傅之言如何?” 群臣聞言,皆露出贊同之色。 之前,各地大夫,還有朝中重臣每年都有一個舉薦賢才為官的名額。可是,每年群臣舉薦的人才都沒有出現(xiàn)讓人眼睛一亮的大才。 之所以如何,一則是因為人才展露才華后,便有可能被群臣招納為門客,然后直接任命為屬官,就不用經(jīng)歷司徒府長達一年的考核培訓(xùn)了。 二則是因為,每個人都有那么幾個親朋好友,也避免不了人情往來。所以,舉薦的名額太少,就難以每年都舉薦一個大才了。 可是,若是他們手中每年舉薦的名額變多,那人才也就可以被舉薦。 就算不舉薦人才,那也可以舉薦自己的親朋好友啊··· 想著,群臣皆道:“大王,司徒之言甚是,舉賢任能,這是我齊國的傳統(tǒng),博選之策,甚善。” 一時間,大殿中全是對司徒鹖冠子的贊揚聲,以及對博選的稱贊聲。 田冀見此,點了點頭,然后將目光從群臣身上收回,再次投向鹖冠子問道:“太傅,不知卿以為各地大夫還有朝中重臣應(yīng)該舉薦幾人為佳。” 鹖冠子應(yīng)道:“大王,臣以為各地大夫以及朝中重臣當(dāng)舉薦五人為佳。” “五人。”田冀皺眉道:“若是舉薦五人,考核篩選倒是容易,但是,對這么多人進行培訓(xùn)并安排實習(xí),就比較麻煩,我齊國恐怕沒有這么地方安排所有人到各處實習(xí)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