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股權改制-《官場之風流人生》
第(2/3)頁
兩年就翻一倍還多、干干凈凈賺錢的投資機會就擺在大家的面前,這個誘惑還是相當大的。對何清社來說,從親戚朋友那里借十萬、二十萬投給鋼廠,他這個鎮長就算不當也沒有關系了。
“這是資產辦這一月來做的股權改制方案書,我們也不搞舉手表決了,同意的就簽上自己的名字……”沈淮將一摞方案書先遞給何清社。
何清社接過方案書,沈淮解釋這份方案書用了近兩個小時,他也不用再翻開來細看。他看了郭全一眼,心想:你這個家伙,倒是鐵心跟沈淮走了,這事都開始做有一個月了,一點風都沒有漏啊。
何清社心想自己應該生氣的,但又實在生不起氣來,知道沈淮或者郭全提前跟他透風,他更可能會努力說服沈淮放棄這個方案吧。
紫蘿家紗還好說一些,畢竟規模小,鎮上才拿出四百萬的資產,主要還是土地跟廠房入股。梅溪鋼鐵廠是市政府都盯著的重點規模企業,股權改制必須要得到市里的批準。再一個,讓管理層持股,等同于讓管理層做工廠的老板,做資本家,這要傳出去,這年頭會在社會上惹來多少閑言碎語跟唾罵?
再想想,梅溪鎮以及梅溪鋼鐵廠,之所以能在這半年里有翻天覆地的變化,跟沈淮這種做事往前沖的兇悍魄力是分不開的。
奇跡的出現,總是有因素的,沒有沈淮大刀闊斧的整頓鋼廠,鋼廠哪里有可能在半年內就騰飛得這么快、這么高?
何清社心想自己即使沒有沈淮的遠見跟能力,但也應該有追隨跟支持的勇氣。這么想著,何清社從衣兜里掏出水筆,在幾份方案書后面都簽下名字,遞給坐在沈淮左邊的李鋒。
李鋒也知道簽了字,捅出什么原則性問題,責任就要在座的所有人一起背,猶豫了一會兒,還是簽下字。
看著黨委委員以及汪康升、錢文惠、徐溪亭等人,一個個的在方案書后面簽上字,沈淮跟何清社說道:“股權改制主要還是錢文惠跟郭全負責,順利的話,鋼廠的擴產,能在八月之前完成。之后,就要啟動江港碼頭項目。留給我們做前期工作,也就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鋼廠那邊,趙東會負責這個項目,鎮上是不是就由你來盯著?”
鶴塘鎮終是拒絕不了沈淮開出的條件,鶴塘鎮內部經過討論,同意將李社、蔡家橋兩個村劃給梅溪鎮,以便梅溪鎮擁有江岸資源,方便鋼鐵廠在李社村建江港碼頭,條件就是梅溪鋼鐵廠在兩鎮新的邊界上修高等級公路,以便兩鎮在公路兩側同時規劃工業園區。
無論是兩鎮行政區域調整,抑或是江港碼頭項目,還是規劃大規模的工業園區,都不是兩鎮私下交易就行的。
這些事,都需要區常委會議討論通過再上報市政府批準,一系列的手續不那么簡單就能走完的。再加上請設計院完成勘測、設計以及碼頭項目的報審工作,四個月的籌備時間還真有些緊。
沈淮與袁宏軍溝通過,行政區域的調整,由鶴塘鎮為主,向區里提出申請。袁宏軍會在今天就到區里找楊玉權、潘石華匯報這事,先初步的試探一下區里的意思。
當然,真正要進入操作期,要么沈淮,要么何清社,必須要有一個人盯著這件事,沈淮不想一點空閑時間都沒有,想讓何清社來抓這件事。
何清社點點頭,把這事承攬下來,心想:沈淮的步伐還真是大,鋼鐵廠設備改造、電力擴容,就要投三千萬進去,江港碼頭要是趕在今年啟動建設,再加一條兩公里長的公路,再拿三千萬出來,怕也是不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