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地盤-《官場之風流人生》
第(1/3)頁
(第三章趕出來了,天可憐,下午本本系統崩潰,僅有的三四章存稿也丟掉了,看來我是一個不應該有存稿的男人啊!求可憐)
吃過飯,沈淮也沒有立即回鎮政府,而是在鎮上溜跶起來。
接待站是九零年新建的樓,能夠說是除了鋼廠之外,梅溪鎮最為標志性的建筑。
樓臨街高三層,往西逐級抬高到五層,半弧形結構,線條很流暢,外立面貼滿白色間綴藍花的馬賽克,仿佛一道涌來的白色海浪。
臨街的半片樓作為鎮接待站使用,除了餐飲之外,還有客房部。不過梅溪鎮挨著東華市區很近,對住宿要求稍苛刻一些的客人,都會住到東華市區去,接待站的客房部,運營狀況談不上理想,唯有餐飲部依靠政府跟鋼廠的吃喝過得特別的滋養。
從接待站南面的庭園繞進去,就是跟接待站同一棟樓的文化站。
說是文化站,其實也早承包出去了。
進門底樓的大廳里就擺放了一圈游戲機,大中午的,里面擁堵了不少社會青年以及梅溪中學的學生,在角落里還有一群人圍著賭游戲幣的兩臺老虎機,沒有人在意沈淮走進來。
從轉角扶梯走上去,二樓是鎮上的錄像放映廳。門口掛著一張黑板,用紅白粉筆寫有今天下午要播放的錄像。
《卿本佳人》的影片名上,還大大的標注著“香港艷、情大作”六個字。
三樓是舞廳,里面光線暗暗的,還沒有到營業的時間,看不到有人在。四樓才是鎮文化站在這棟樓里唯一保留的設備,鎮圖書室。圖書室的門虛掩著,也看不到有人在。
五樓是辦公室,大中午也看不見有人在,再上就是天臺。
天臺上有對情侶躲在角落里對吃**,穿著梅溪中學的校服,看到沈淮上天臺來,才分開來,故作鎮定的轉頭看向外面。
除了鋼廠的高爐、自來水廠的水塔,梅溪鎮就沒有比這棟樓還高的建筑了。
沈淮站在天臺上,視野寬闊,極目遠眺,往南能看到鋼廠的高爐跟空中鋼廊,往西能看到梅溪河粼粼的波光,往北、往東則是成片的田野。下梅公路、學堂街、梅溪老街、鋼廠路以及一些鄉村土路,將梅溪鎮分割成參差不齊的數十片。
遠眺景色壯美,然而將視線收回來,滿眼則是梅溪的窮困跟陳舊。
不要說更遠的鄉村地區,鎮上也皆是鱗次櫛比的青磚瓦房,間或有茅草屋頂,曲曲折折的小巷顯得陳舊、雜亂。
從文化站大樓以及新鋪柏油路面的學堂街,能看出梅溪鎮在九零年前后財政還比較可觀,只可惜甜**期過于短暫,文化站大樓與鎮政府大院之間的梅溪中學,主要還是解放前不斷留下來的校舍以及日軍侵華時建造的馬棚。
除蔥蔥郁郁的樹木之外,梅溪中學顯得陳舊不堪,操場也是一片土黃。
不要奢望什么塑膠跑道、草皮了,沈淮上午在辦公室看到教育辦遞上來的一張關于梅溪中學跳遠沙坑需用兩噸沙的用款申請單,便略見梅溪中學的教育用款窘迫到什么程度了。
在文化站的北面,是鎮敬老院,兩排六七十年代建的平房。沈淮居高望下,能看到南棟平房的屋頂給大風揭掉一片瓦,臨時用茅草跟地膜槊料遮在上去。敬老院的大院子,有七八名孤寡老人打瞌睡,還十幾只散養的雞滿院子的追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方县|
容城县|
三门峡市|
报价|
乌什县|
正定县|
特克斯县|
庄浪县|
威远县|
商城县|
鄢陵县|
交城县|
肇庆市|
遂川县|
印江|
荣昌县|
呼和浩特市|
乌拉特前旗|
皋兰县|
武义县|
固原市|
遂昌县|
栾城县|
克山县|
武冈市|
古浪县|
都昌县|
清水河县|
云浮市|
宜宾市|
隆林|
沈阳市|
来安县|
大冶市|
台前县|
万年县|
蒙山县|
深圳市|
武陟县|
平江县|
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