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2章 賣國賊八大皇商-《大明開局就登基》


    第(1/3)頁

    八大皇商為東擄政權(quán)大量輸送糧食、衣物、炊具等基本生活物資。

    努爾哈赤也不虧待他們,把人參、鹿茸、獸皮等貴重物品交換給對方,讓這幫唯利是圖的奸商們高興的不得了。

    漸漸的,雙方建立了很深厚的利益關(guān)系,重視間諜戰(zhàn)的努爾哈赤就把雙方貿(mào)易內(nèi)容,從食品衣服擴大到情報。

    據(jù)《清實錄》記載,天命三年(1618),時有山東、山西、河?xùn)|、河西、蘇杭等處在撫順貿(mào)易者16人。

    努爾哈赤“皆厚給資費,書七大恨之言,付之遣還”。

    東擄崇德三年(1637),皇太極曾命東擄貴族帶領(lǐng)100名內(nèi)地漢族商賈,攜帶貨物到歸化城貿(mào)易。

    東擄入關(guān),軍費支出猛增,財政十分困難。

    對此,都察院參政祖可法、張存仁曾建言:

    “山東乃糧運之道,山西乃商賈之途,急宜招撫,若二省兵民歸我版圖,則財賦有出,國用不匱矣。”

    由此可見,東擄政權(quán)對晉商的重視程度有多高。

    皇太極的戰(zhàn)爭機器所需的全部的火藥、八成的糧食和超過六成的金屬,都來自“誠信”通天的晉商。

    對雙方而言,這是一筆雙贏的買賣。

    正是通過晉商,東擄才可能把劫掠來的財物、古董和金銀購變成糧食,來養(yǎng)活他們幾十萬人口。

    遼東的米價,最終降到了一兩四石,人口增加了數(shù)倍,糧價卻壓到了最峰時的幾百分之一。

    而交易另一方的晉商集團,僅在在崇禎十五年就窖藏了上千萬的銀兩。

    這些功績在東擄入關(guān)后,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被御賜了皇商地位。

    得到東擄特殊照顧的晉商,壟斷了華夏北方貿(mào)易和資金調(diào)度,而且插足于整個亞洲地區(qū)。

    甚至把觸角伸向歐洲市場,從南自香港、加爾各答,北到伊爾庫茨克、西伯利亞、莫斯科、彼得堡。

    東起大阪、神戶、長崎、仁川,西到塔爾巴哈臺、伊犁、喀什噶爾,都留下了晉商的足跡。

    他們甚至能用蒙古語、哈薩克語、維吾爾語、俄語同北方少數(shù)民族和俄國人對答如流。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龙县| 榕江县| 昌都县| 甘德县| 武义县| 亚东县| 德清县| 井陉县| 丹棱县| 界首市| 塔河县| 铜梁县| 海淀区| 仙桃市| 永仁县| 介休市| 双鸭山市| 醴陵市| 玛曲县| 济南市| 邵阳县| 大足县| 广宁县| 绥阳县| 喜德县| 齐河县| 松溪县| 铜山县| 鞍山市| 巴里| 浦北县| 平乐县| 桂平市| 青冈县| 邹城市| 蒙阴县| 江源县| 张北县| 和政县| 高要市| 石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