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開始是因為曹化淳的那些工廠帶來了暴利。 而崇禎皇帝卻并沒有什么花錢的地方。 朝廷本來在減少三響的同時,已經增加了商稅,在增加了商稅的同時,也喊著要給商人一個良好的交易規則。 總之,在崇禎皇帝的一聲令下,這個規定就開始實行起來。 最開始還有商人想要尋找逃稅偷稅等等途徑,畢竟在他們的背后也有著比較強的勢力。 但是在御史臺建立之后,這種現象明顯就變弱了不少。 沒有人會愿意為了錢而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區區一個商稅,也并不是很重,對于他們商人來說,完全就可以承擔的起。 而且,這一次的商稅也變得更加有公正性。 多勞多得的情況下,得到的越多,商稅也會越高,那些收入低下的小本生意人,只會承擔很小一部分。 那一段時間,商人也選擇了抵抗,直接就不經商了。 可是當曹化淳的肥皂工廠出現,開始慢慢地培養商人的時候,其他的商賈之家就看不下去了。 不經商,他們只能是吃老本。 被逼無奈、被迫營業了。 農民少了三響,也就少了剝削,再加上官府變得公正起來,這種階層之間的矛盾,一下子就減弱了不少。 這也是為何李自成就算是攻城略地了,卻還是沒有多少人愿意跟著他們的原因。 一旦跟著叛軍,就要過著顛簸流離的生活,還要面對生存和死亡。 相對來說,被官府或者是其他人剝削一些,也還能夠過得去。 只要是能夠過得去,大明的百姓們都會選擇忍辱吞氣地過下去。 就像是后來一樣。 李自成和張獻忠還有其他的三個大王在云貴之地已經出不去了。 在大明要騰出手的時候,必然也就是他們繼續流亡的時候。 而經歷了一番休養生息之后。 大明的商業再一次呈現出來非常繁華的景象。 特別是東島的商賈還有西洋的商賈,最喜歡派遣船只前來大明,購買肥皂、香水等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