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其實你還可以更加輕松,就看你愿不愿意了。”江楓說道。 崇禎皇帝扭頭看著江楓,問道:“何意?你不妨先說說看。” 江楓直言道:“你可以成立一個秘書監,和內閣差不多,但是是直接服務于你,給你處理各種公文,需要緊急批復的,可以立即送達,不太需要批復的,可以直接商議,用秘書監的印章。 這樣一來,你就更輕松了。 而且,秘書監可以直接對內閣負責,兩者形成一個互相監督的機構。 這就又是一種平衡。” 崇禎皇帝沉默了一下,他覺得自己要是建立了秘書監,那內閣的大臣們可能就要集體造反了。 “那內閣的那些大臣,豈不是會有意見?”崇禎皇帝疑惑道。 江楓悠然地說道:“其實秘書監只是對你一個人服務也行,不需要去監督內閣,這樣一來,內閣也就沒什么話可說了。 現在這種從六部到內閣的制度,其實一下子就給了內閣太大的權力,而削弱了六部的權力。 這樣一來,很容易就造成一種權力太大,產生權臣。 你是大明天子,是最高的決策者,但是在你之下,就不能產生任何一個其他的獨一無二的決策者出來。 把手中的權力慢慢地細化,也就是稀釋,到時候分管各種各樣的大明政務的機構,你就會輕松很多。 而當所有責任細化之后,就算是一個昏庸的帝王出現了,那他也要在這個規則之內當一個帝王。 也就可以避免因此而亡國,也能夠讓大明一直屹立在中原大地上。” 崇禎皇帝被這種制度給吸引了。 他感覺自己就好像是一直在被國師描述的那些制度所吸引,實在是這些講出來的制度,似乎都是經受了時間的考驗,最后形成的最好的制度。 比如重建御史臺,還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這種御史臺。 手直接伸到了地方。 他的命令也就能夠到達地方上了。 而六部現在也是一樣,在各地都成立了分局,開始實行他們在地方上的權責。 這樣的強有力的監督之下,沒有人敢逾越。 所以對于秘書監,對于分化權力,崇禎皇帝明顯心動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