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明的春闈再一次開始了。 這一次多出來了更多的職位。 關鍵是在春闈之前的兩個月的時間,每一個州都出現了一個官位榜單。 從六部到地方上,都出現了官位,可以讓這些考生明白,他們考上了之后,很有可能進入哪個官位。 江楓在盡量慢慢地改變大明的很多很多制度,然后讓它趨向于現代。 卻又符合大明現在的發展和制度。 不然,大明現在真的就亂起來了。 春闈的考試算得上是現在的大明最為矚目的一場考試了,不少人會通過這一場考試,成為一個大明的官員。 不管是世家還是寒門,所有的弟子,都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成為一個官員。 這才叫公平。 世家的人沒有能力阻止,那就只能是改變自己的族學,從而專門研究科舉考試的內容,培養這種應試生。 當然了,這樣的考試的確容易滋生應試生。 不管是世家還是寒門的學士,都已經開始慢慢地放棄四書五經了。 因為科舉考試根本就不會考這些,就算是把四書五經倒過來背,那又能如何? 考不上就是考不上。 只有研究了科舉考試的卷宗,然后熟悉科舉考試的內容,才會考得上。 就像是江南的四大才子。 以前自詡為江南四大才子,一個一個高傲不已,就算是沒有進士的身份。 可是卻沒有人敢質疑他們的才華,質疑他們的能力。 只不過,如今連他們身邊的人,都已經成為了額江南道的官員,他們四個人還是白身。 這種刺激也就太大了。 崇禎皇帝看著春闈的名單,看著春闈之后的報告。 雖然有著一些小小的紕漏,但是總的來說,還算的上是可以的。 第三年的春闈考試,也勉強過關了。 大明再一次多了不少的人才,多了不少的官員,可以去治理大明的地方。 壯大起來的朝野,也讓崇禎皇帝感覺自己似乎輕松多了。 處理完了公文之后,就又想到了大明的國師。 江楓見到崇禎皇帝前來,就邀請他一起看了看閑著無事,組建起來的研究室。 徐光啟找到的人,被江楓安排進入研究室。 研究如何利用所學的知識,以及還有不少的西洋人,開始改造紅衣大炮。 這個時候,熱、武、器是已經被時代解鎖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