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唐如今已經進入到盛世的前兆,百姓吃飽穿暖,天下太平安康。 然則,在這太平之世下,還是有著許許多多的各種各樣的民生問題。 高明,我先前說你要建立孤兒院,其實也是為了大唐,為了百姓。 你現在,可有什么想法?” 李承乾聽到之后,嚴肅地思考了一下,這才開始回答江楓的問話。 這也是后來江楓教導他的一個習慣。 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不要急于求成,需要自己冷靜思考,詢問你問題的人,其實更喜歡你的冷靜思考,而不是你著急想出來的答案。 這個問問題的人,自然包括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還是父皇和國師。 其他人,無關緊要。 “國師,我覺得,只是在長安建造一座,難以幫助到天下所有流離失所的孤兒。 如今大唐的疆土很大,所以各地也可能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所以我想要在九大州,建立大的孤兒院,收容那些無父無母無家可歸的孤兒。” 江楓點點頭,旁邊的鄭宛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 但是按照大唐現在的實力,建造這些個孤兒院,其實也不在話下,要知道,每年大唐從各個番邦收攏過來的苦力都有一萬之多。 這些個番邦,聽到大唐竟然喜歡這些苦力,他們還能用這些苦力來換取絲綢或者是物資,便開始把自己部落的人,或者是野人,都抓了送來。 真要能夠建造好孤兒院,到時候對于大唐的百姓來說,便是一個天大的福利。 這個時代的人,其實還在糾結于傳家接代,所以不知道多少父母,會把自己家的女孩子,給放棄在別人家的門口。 有的甚至是直接動手,制造了人間慘劇。 鄭宛身邊的小書童,就是從別人家買過來的,當初那個家庭知道自己的娃能賣錢。 歡喜地收下了錢財,然后一點兒不舍都沒有,順手就把孩子給推出去。 就像是推一個貨物一樣。 如若有了孤兒院,這些個被丟棄的娃,多少會有一個容身之所。 江楓繼續問道:“建立孤兒院并不是很難,如今大唐有人力和物力在九大州建立孤兒院。 然則,建好了之后呢?怎么管理,怎么去支撐這些孤兒院的花銷,怎么收容那些個孤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