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既然歷史這么記載的,范仲淹一手提拔的種世衡用離間計好用,自己更有稀世珍寶玻璃珠子為重禮,卻也沒道理不好用。 既然種世衡還不知道在哪里,那自己不妨就先借用一下離間計,就是不成功也沒有什么,未來西夏又還能有什么能抵御大宋的炮火?難道學未來清軍、義和團,用刀槍不入的氣功抵抗炮火嗎? 而與此同時的趙治自還不知道,種世衡卻是已經出現在了范仲淹的手下,已為范仲淹手下兩位大將之一,一正是石元孫,一為種世衡,負責統領西北邊防剩下的十萬禁軍。 并且就在汴京城大宋皇宮太后劉蛾下旨的同時,西北邊關三人同樣正在商議。 而種世衡,趙治同樣了解,要說歷史記載大名鼎鼎的鐘家軍,名氣卻是完全碾壓楊家將,只不過楊家將被搬上了舞臺,功勞被無限的放大了。 實際上楊家將,所謂楊文廣、楊宗保、穆桂英,卻都是不存在的人物,根本無法跟鐘家軍相比,卻是未來真正的三代名將,兒子種諤、孫子種師道都可說是北宋名將。 但可惜即使將領皆是名將,大宋依舊是弱宋,這一次趙治也不會允許存在一家之姓的軍隊,而未來只有大宋軍隊,一姓之軍隊皆是造反。 只見種世衡卻也已是跟柳永一樣的年紀,已是年近不惑,且是因叔父種放恩蔭才有的官做,即一種變相的世襲,官員之后可以不用考科舉就能做官。 種世衡則也正忍不住沉吟道:“大人,那我們要不要做些什么,好配合趙大人?” 石元孫則是忍不住臉色一陣古怪,如果再讓那位趙大人在西夏一段時間,那自己等人又還有何功可立?整個西夏不會都被那趙大人一人廢掉吧?那也太可怕了。 范仲淹同樣古怪看兩人一眼,一沉吟道:“準備?我只怕我們的西北邊防布置要白用功了,了,趙大人應該有更大的謀劃,直接吃下西夏! 到時我們唯一能立的功,恐怕就是救出趙大人,跟汴京城的趙大人手下軍隊一起殺入西夏,別到時連殺入西夏的機會都沒有?!? 西夏皇宮。 轉眼趙治被關在西夏皇宮就已經一個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