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332章 正在程諾準備將論文在知網上傳提交的時候,忽然,他停止移動鼠標。 因為,在那一瞬間,他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他的這篇建模論文……并不完美! 準確的說,是他關于“碎紙片拼接復原”所構造的數學模型,并沒有達到完美的程度。 當然,程諾所建模的那個數學模型,對于解決題目中給出的三個問題,是已然足夠,但這卻更讓程諾眉頭緊皺。 要知道,B題中三問,都是在碎紙片被橫切、縱切情況下的討論。 實在是……太過于理想化! 眾所周知,一張完整的紙張被撕碎時,其切碎的方式根本不可能是僅有橫切和縱切兩種。 也不會說那些罪犯在撕碎足以在法庭上被當做物證的紙張時,會拿著尺子規規矩矩的按照筆直的方向進行撕毀。 其碎紙片的切向紋理,肯定是非常復雜和多樣的,不是說很少,而是根本不可能存在完全筆直的切向紋理。 并且,在現實中,組成一張紙的碎紙片也并非完整,缺失、損壞,是常有的事。 簡單來說的話,就是題目中給的那種情況太過于理想絕對,是一種在實際操作中不可能出現的情況,就算解決了題目,也幾乎對現實司法物證過程中碎紙片復原起不到任何推動作用。 如果只是單純的應付這道題目,這次建模競賽的話,程諾大可現在就把眼前這篇論文提交上去。 別的不敢說,拿到一個國一的獎項程諾自認為還是穩穩當當的。 但程諾顯然不會這么做。 因為那樣毫無意義。 程諾可不會允許自己,遞交上一份不滿意的答卷。 尤其是……在自己有能力寫出滿意答卷的前提下。 想到就做,程諾不是一個猶猶豫豫的人。 雖然這樣或許會將他之前八個多小時所做的工作推翻大半,但程諾心里并沒有任何可惜。 數學工作就是這樣,誰也無法保證自己的研究方向會一直正確。即便程諾他也無法保證。 尋找普遍意義上的碎紙片還原方法。 這是程諾目前需要做的工作。 而之前所討論的僅存在于橫切和縱切,且碎紙片不缺失的情況,只能當做成一種特殊情況中的特殊情況來討論。 首先,第一步工作還是變成,構造算法。 只不過,這次的算法會更加龐雜晦澀。 至于碎紙片的復原方式,程諾準備利用切面紋理比對、書面字體縫合、信息內容入框三種方式結合,盡可能的將錯誤率降到最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