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〇九一章 生與死的判決(四)-《贅婿寧毅蘇檀兒》


    第(1/3)頁

    在強硬的表態加直接的恐嚇后,兩個小舅子帶著答案離開了。

    寧毅在亭子里坐了一會兒。

    亭臺邊的古木森森,摩訶池上水波安詳,作為西南的中心,此刻的成都城正在夜色中漾起祥和而又繁華的光芒來。

    在擊潰宗翰、希尹的金國西路軍后,華夏政權與人為善,在這片地方已經休養生息了一年多的時間。雖然華夏軍的核心理念聽起來激進,包括其對儒家的態度使得天下大部分人都為之反感,甚至不斷地有做出其剛強易折的預言,但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華夏政權的步伐在任何人看來都算得上穩健。

    大量的工作隊進入基層,穩定民心,支持農耕、興修水利,敞開門戶與天下各方做生意,強勢地吸納了無數的金銀與物資,繁榮了市場。川蜀本就是天府之國,在這樣穩健的修養之中,華夏軍支起了人民代表大會的政權框架,用大氣的動作吸引了天下各方的目光,甚至不惜槍斃大量女真戰犯令得各路詆毀者都無話可說……

    而在這段時間里,西南之外的天下各方都顯得焦頭爛額。

    戴夢微竭盡全力地平穩治下局勢,甚至靠著大量販賣人口才能吃上一口飽飯,維持基本的體面;

    鄒旭作為背叛西南者,處于風口浪尖,四處求爺爺告奶奶地發展自身,以期待在接下來的風暴當中能夠存活下來;

    劉光世砸鍋賣鐵結西南的歡心,就想要收復汴梁,取了鄒旭的人頭一次性翻身;

    吳啟梅、鐵彥只是被公平黨的其中一兩系攻擊,就已經變作強弩之末,眼下四面楚歌;

    東南新朝廷勇猛激進,各種政治、經濟上的改革將原來的基本盤得罪了個遍,幾乎是處于進亦死、退亦死的尷尬局面里難逢解脫;

    而即便是最為聲勢浩大的公平黨,兩年的時間席卷江南,內里卻不過一身虛胖,隱患無數,因此何文才急著在江寧開大會,可是相對于去年西南大會的從容不迫,他這照葫蘆畫瓢的江寧大會,就委實令人茫然得多了,熱鬧有余、前路渺茫。

    無論如何,除了一個隔得太遠的晉地外,此時的西南政權,在各個方面,都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天下第一,無論是軍事、經濟、民生、穩定都顯出了令人嘆服的勃勃生機,即便是熱衷于唱衰西南者,眼下這段時間也找不出太多的問題來予以抨擊。

    因為真的是太穩健了。。

    寧毅坐在亭子里,看著這平靜的一切。

    關于土地改革這個概念的討論,自從四民被拋出來后,它就一直鑲嵌其中,相對于華夏軍中一直存在的“滅儒”、“開智”、“格物”、“資本”、“人權”等等大框架的激進討論,它在其中并沒有顯出巨大的重量來。

    這是因為華夏軍前期攤子較小,寧毅用強勢的態度就能維持住其中相對清廉的平均主義,到了涼山之后,華夏軍借地而居,也不可能朝周圍的尼族人宣揚什么土改,而在統一西南后,華夏政權對格物理念的宣傳、對資本的推動更是占了其工作重心的最大頭。

    大量的物資進入成都之后,無數工作組的下鄉,其實也會給大家帶去眾多物質產物,人們在宣傳中最多表達,也是格物發展后物質大豐富的展望,只要物質豐富了,在農村過不好的人們自然可以進入大城市的作坊、工廠中賺錢,成為人上人——在這個階段,這一展望,本身就是相當靠譜的。

    成都、梓州這些大城市附近的工業集中發展,暫時延緩了其它非核心區域因土地帶來的矛盾。雖然在華夏軍出涼山之初,部分人還有過“華夏軍人人平等,要殺富戶”的擔憂,甚至跑了許多人,但西南大戰結束后,華夏軍對當時相對配合的部分地主、鄉紳的優待,則打消了大部分人的疑慮。

    只是在大城市附近地價飛漲后,部分商人與周邊的地主才起過幾次小規模的摩擦,眼下也并沒有到不可開交的程度。

    但回過頭來,不少人也都知道,華夏軍中關于土地改革的討論,多數都是與“平均地權”、“耕者有其田”甚至于“土地國有”掛鉤的,在學術的討論上,甚至于“一條鞭法”、“攤丁入戶”這些策略都被認為是小打小鬧。

    這次代表大會上突如其來的苗頭,令得許多人都有些懵。

    若是放諸后世的現代社會,不少人聽到土改這個概念,大都是一方面覺得它光輝偉大,一方面又覺得它有些平平無奇,人們會覺得,只要將這樣偉光正的概念拋售出去,自然而然就會得到大部分人的擁護。然而,這卻是數千年的封建社會從未有人能夠真正突破的一道關隘。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乐市| 平和县| 诸暨市| 台东市| 太康县| 长春市| 嘉黎县| 长汀县| 商洛市| 临沧市| 彭泽县| 双峰县| 莲花县| 遂宁市| 甘德县| 和顺县| 安新县| 上栗县| 伊金霍洛旗| 札达县| 祥云县| 英吉沙县| 乐山市| 昌吉市| 阿坝| 巴里| 金沙县| 日喀则市| 平武县| 惠州市| 唐河县| 图片| 余庆县| 宁乡县| 福安市| 黑山县| 噶尔县| 仪征市| 长阳| 韶关市| 乌兰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