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六月十二,回到成都的第三天,仍舊是開會。 上午辰時將盡,這一天會議的第二場,是各個戰場上報功、預備授勛名單的匯總報告——這是他只需要大致聽聽,不需要多少發言的會議,但喝著熱茶,還是從名單中找出了寧忌的三等功報備來。 有關于軍功授勛的匯總在大戰停歇后不久就已經開始了,連續半年的大戰,戰前、后勤、敵后各個部門都有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一些英雄甚至早已死去,為了讓這些人的功績和故事不被磨滅,各軍在表功之中的積極爭取是被鼓勵的。 此后經歷了將近一個月的對比,整體的名單到眼下已經定了下來,寧毅聽完匯總和不多的一些扯皮后,對名單點了頭,只對著寧忌的名字道:“這個三等功不通過,其他的就照辦吧?!? 下方幾人面面相覷,猶豫了一陣后,一旁的總參謀長李義開口道:“寧忌的三等功,內部已經商量過好幾次,我們覺得是妥當的,原本準備給他申報的是二等,他這次大戰,殺敵不少,其中有女真的百夫長,拿下過兩個偽軍將領,殺過金人的斥候,有一次作戰甚至為落入險地的一個團解了圍,幾次受傷……這還不止,他在醫療隊里,醫術精湛,救人很多,不少士兵都記得他……” 李義一邊說,一邊將一疊卷宗從桌下挑選出來,遞給了寧毅。 西南大戰落幕后,寧毅與渠正言迅速去往漢中,一個多月時間的戰后收尾,李義主持著大部分的具體工作,對于寧忌的論功問題,顯然也已經斟酌許久。寧毅接過那卷宗看了看,隨后便按住了額頭。 “他才十三歲,光這上頭就殺了二十多個人了,還給他個三等功,那還不上天了……” “這是殺敵……” “是啊,英雄所為……” “要鼓勵……” 一群人開始嘰嘰喳喳,寧毅的目光掃過一遍,負責后方的侯五道:“其實后邊的民兵也報過兩個孩子的三等功,有一個是發現了大撥逃兵,趕快示警,后來還撿了鐵叉插死了一個,跟寧忌的年紀也差不多……” “是啊,其實農村里十三四歲也有出來當家的了……” “……” 寧毅揉著額頭,心有點累:“行了,別人立功,都是陷在絕地里殺出來的,他一個十三歲的孩子,戰績說起來漂亮,實際上跟的都是精銳的隊伍,在后頭遇險,幾個軍醫師傅首先保的是他,到了前線,他不是跟在軍醫總營地里,就是跟著鄭七命這些人帶的精銳小隊。他立功有身邊人的原因,身邊戰友犧牲了,或多或少的也跟他脫不了干系。他不能拿這個功勞?!? 說著還是將寧忌的名字劃掉: “誰有意見,再來找我?!? …… 一個上午開了四個會。 中午時分,寧曦過來了。今年三月底已滿十八歲的年輕人身著黑色軍服,身形挺拔,正是朝氣蓬勃的年紀,父子倆坐在一塊吃了午飯,寧曦先是交代了一個多月以來負責的工作狀況,隨后與父親交流了幾樣美食的心得,最后提起寧忌的事情。 “……二弟是五月上旬從前線撤回來,我倒是想照你說的,把他勸回學堂里,不過各方善后都還沒完,他也不肯,只答應秋天各方面事情恢復以后,再重新入學……當時他還有心情跟我斗智斗勇,但后來娘安排嬋姨帶著他去拜訪嚴飚嚴大夫以及另外幾位犧牲了的戰士的家里人,爹您也知道,氣氛不好,他回來之后,就有些受影響了……” “影響大嗎?” “不知道,就是有點沉默寡言,不開朗了。” “老二以前就比你安靜。” “不是啊,爹,是有心事的那種沉默寡言。你想啊,他一個十四歲的孩子,就算在戰場上面見的血多,看見的也算是慷慨激昂的一面,第一次正式接觸后頭家屬安置的問題,說起來還是跟他有關系的……心里肯定難受?!? “現在安排在哪里?” “還是當軍醫,最近比武大會初選不是開始了嗎,安排在會場里當大夫,每天看人打架?!? “他沒說要參加?” “爹,這事很奇怪,我一開始也是這樣想的,這種熱鬧小忌他肯定想湊上去啊,而且又弄了少年擂。但我這次還沒勸,是他自己想通的,主動說不想參加,我把他安排到場館里治傷,他也沒表現得很興奮,我熱臉貼了個冷屁股……” “然后呢?” “我們聊了幾次,只有一件事情,二弟表現得還挺高興的。” “……” “軍功章啊爹。” “……我倒沒想到你是首先過來提意見的。” 木桌前寧曦目光澄澈,說出過來的目的,寧毅看著他卻是有些失笑。 只聽寧曦隨后道:“二弟這次在前線的功勞,確實是拿命從刀口上拼出來的,原本二等功也不過份,就是考慮到他是您的兒子,所以壓到三等了,這個功勞是對他一年多來的認可。爹,他殺了那么多敵人,身邊也死了那么多戰友,如果能夠站上臺一次,跟別人站在一起拿個勛章,對他是很大的認同?!? 寧曦的性情開朗,一開始的閑聊還有些說笑的感覺,這時候談到這件正事,言語與表情也認真起來。見寧毅點了點頭,卻未說話,他才繼續補充。 “爹,您這次把他的功勞撤掉,大概的想法我也能猜到,第一是怕下面生出閑話,第二,也是為了保護他,不想讓他到風口浪尖,成了別人的目標,又或者,您還會擔心……一些其它的事情?!? 他說到這里,雙手輕輕握起來,語氣斟酌:“譬如……您也許會擔心,他進入別人視野之后,一些有心人……不僅僅是要害他,還有可能,會在他身上動心機,做挑撥……有些人帶著的,甚至不是敵意,會是善意……” 寧曦的話語緩慢,顯然也在小心地考慮言辭,坐在對面一直看著他的寧毅拿起筷子,笑了起來:“也是……政治、心術、帝王之學,你也接觸一段時間了……” “爹,我有信心,寧家子弟,絕不會在這些方面相爭。我知道您一直討厭這些東西,您一直討厭將我們卷進這些事里,但我們既然姓了寧,有些考驗終究是要經歷的……軍功章是二弟應得的,我覺得就算有隱患,也是好處居多,所以……希望爹您能考慮一下。” 他說完話,抿了抿嘴,模樣顯得真誠無比。 房間里沉默片刻,寧毅吃了一口菜,抬起頭來:“如果我仍然拒絕呢?” “您上午駁回勛章的理由是認為二弟的功勞名不副實,占了身邊戰友太多的光,那這次敘功我也有參與,許多詢問和記錄是我做的,作為大哥我想為他爭取一下,作為經手人我有這個權力,我要提起申訴,要求對撤掉三等功的意見作出復核,我會再把人請回來,讓他們再為二弟做一次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