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燈火搖晃,龍其飛筆端游走,書就一個一個的名字,他知道,這些名字,可能都將在后世留下痕跡,讓人們記住,為了興盛武朝,曾有多少人前仆后繼地行險獻身、置生死于度外。 寫完這封信,他附上了一些銀票,方才將信封封口寄出。走出書房后,他見到了在外頭等待的一些人,這些人中有文有武,目光堅定。 “……西南之地,黑旗勢大,并非最重要的事情,然而自我武朝南狩后,軍隊坐大,武襄軍、陸橋山,真正的一手遮天。此次之事雖然有知府大人的協助,但其中厲害,諸位不可不明,故龍某最后說一句,若有退出者,絕不記恨……” 夜風嗚咽著從這里過去了。 ************ 與陸橋山交涉過后的第二日清晨,蘇文方便派了華夏軍的成員進山,傳遞武襄軍的態度。此后連續三天,他都在緊鑼密鼓地與陸橋山方面交涉談判。 談判的進展不多,陸橋山每一天都笑瞇瞇地過來陪著蘇文方閑聊,只是對于華夏軍的條件,不肯退步。不過他也強調,武襄軍是絕對不會真的與華夏軍為敵的,他將軍隊屯駐涼山外圍,每日里無所事事,便是證據。 外圍的官府對于黑旗軍的搜捕倒是越來越厲害了,不過這也是執行朝堂的命令,陸橋山自認并沒有太多辦法。 “這次的事情,最重要的一環還是在京城。”有一日交涉,陸橋山如此說道,“陛下下了決心和命令,我輩當官、當兵的,如何去違抗?華夏軍與朝堂中的許多大人都有往來,發動這些人,著其廢了這命令,涼山之圍順勢可解,否則便只好如此僵持下去,生意不是沒有做嘛,只是比往日難了一些。尊使啊,沒有打仗已經很好了,大家原本就都不好過……至于涼山之中的情況,寧先生無論如何,該先打掉那什么莽山部啊,以華夏軍的實力,此事豈不易如反掌……” 陸橋山每一日又是賠笑又是為難,將不想做事的官僚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說起涼山之中的情況,自莽山部化整為零,作為外來人的華夏軍似乎也對其顯得束手無策起來。蘇文方不太知道山中的事情,卻已然感受到了一日一日的緊繃,他聽寧毅說過溫水煮青蛙的故事。 “陸橋山沒安什么好心。”這一日與陳駝子說起整個事情,陳駝子勸說他離開時,蘇文方搖了搖頭,“然而就算要打,他也不會擅殺使者,留在這里扯皮是安全的,回去山里,反而沒有什么可以做的事。” 他這樣說,陳駝子自然也點頭應下,已經白發的老人對于身處險境并不在意,而且在他看來,蘇文方說的也是在理。 再過一日,與蘇文方進行交涉的,便是軍中的幕僚知君浩了,雙方討論了各種細節,然而事情終究無法談妥,蘇文方已經清晰感覺到對方的拖延,但他也只能在這里談,在他看來,讓陸橋山放棄對抗的心態,并不是沒有機會,只要有一分的機會,也值得他在這里做出努力了。 這一日下午回去不久,蘇文方考慮著明天要用的新說辭,居住的院落外頭,陡然發出了響聲。 刀兵相交的聲音剎那間拔升而起,有人呼喊,有人大吼,也有凄厲的慘叫聲響起,他還只微微一愣,陳駝子已經穿門而入,他一手持單刀,刀鋒上還見血,抓起蘇文方,說了一聲:“走——”蘇文方便被拽了出去。 蘇文方沒什么武藝,這一路被拉得跌跌撞撞,院子內外,加上陳駝子在內,一共有七名華夏軍的戰士,大都經歷了小蒼河的戰場,這時候皆已操起兵器。而在院外,腳步聲、奔馬聲都已經響了起來,不少人沖進院子,有人大喊:“我乃江南李證道——”被斬殺于刀下。 陳駝子拖著蘇文方,往先前預定好的退路暗道廝殺奔跑過去,火焰已經在后方燃燒起來。 外頭的街道口,混亂已經擴散,龍其飛興奮地看著前方的圍捕終于展開,俠客們殺入院落里,戰馬奔行密集,嘶吼的聲音響起來。這是他第一次主持這樣的行動,中年書生的面頰都是紅的,隨后有人來報告,里頭的抵抗激烈,而且有密道。 “追上他們、追上他們……密道必定不遠,追上他們——”龍其飛慌張地大喊。 密道的確不遠,然而七名黑旗軍戰士的配合與廝殺令人生畏,十余名沖進去的俠士幾乎被當場斬殺在了院落里。 第一名黑旗軍的戰士死在了密道的入口處,他已然受了重傷,試圖阻止眾人的跟隨,但并沒有成功。 第二名黑旗軍戰士死在了密道的出口,將追上來的人們稍稍延阻了片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