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想通了一些事情之后,他的武藝,在不知不覺間,已能與方臘并肩了。 后來,“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口號,是他與方臘一道想出來的。十余年的時間里,他籌劃著摩尼教的發展,如同引導著一支支的水流,在眾人的合力下,終于令得這一切在江南一地匯成怒潮。失去恒產的人們起來殺掉了地主,三山五岳的人們起來響應。 再然后,一切就停下來了……那條河的水死了,他們引不動了…… 或許如同那個名叫寧毅的家伙說的那樣,沒有野心,也就到那里為止了。 打下杭州之后,永樂軍如虹的氣勢就開始轉變,在那兒一直看著這一切的他最能明白這件事。原本是農戶、山匪的頭領們開始搶奪金銀、瓜分田產。曾經可以一擁而上的戰斗方法在對上大城市、大軍隊時失去了作用。每一個人都知道這樣不行,但每一個人都相信,其他人都在做著同樣的事情。 惜命、短視,打下杭州之后,亡命徒卻豁不出去了。被富家翁們弄得家破人亡的人,其實也只是想當個富家翁……從這上面來說,人與人之間,真是無有高下的。 這條路他走了很長,看了很久,想了很多,但下一步他已經想不清楚該如何去走。 其實,想太多的人不幸福。他想,曾經他是對這個世道失望,想得太多也看得太多之后,是開始對人失望。在破了杭州到堂兄戰死的那段時間里,他一直在想,他們的成事,真的有意義嗎?人都是一樣的,在地里種地時,他們戰戰兢兢,如同自己的父母那般,有了錢有了地,他們也如同那些地主一般的兇殘狡猾,當了官,他們就如同那些狗官一般的欺壓良善。就算真的推翻了武朝,我們是不是一樣沒能改變任何的東西? 好在這段時間,他便不想了。終于能有余暇,抬起頭來看看那片天,他將來有可能到的地方。而在閑暇之余,回首過往的人和事,他心中偶爾閃過的,有兩個人,是與旁人不太一樣的。 他的弟子陳凡。作為自己的親傳弟子,這孩子天資極好,而且非常聰明。但或許也是因為太聰明了,他早早地看清楚了世事的矛盾。他的心中有解不開的結。 自己曾對他寄予厚望,但到得后來,卻并不期待他能做成大事了。聰明的人,或者勢利或者天真,他雖然懂得世情,但心中終究太過天真,天真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 就如同杭州敗后,堂兄退守青溪,其實有腦子的人都能看出永樂朝大勢已去了。他為殺包道乙,本已將一條命賣給霸刀營,可是在有離開的機會時,他卻又跑了回來,暗中游說自己以及少部分人離開,以至于方百花幾乎動手殺他。而后青溪被破,他未有撤離,這一次自己被抓,前些日子劫囚卻中了埋伏的綠林人中,也有他的影子。 理所當然,這樣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但在最后的時刻,自己希望,他能找個朝廷找不到的地方,簡單地過完這一世。最重要的是不要像自己一向,最終對人的本身感到失望。 而另一個人,是霸刀莊的那位小侄女。 自己一向覺得,她是個真正天真的人,甚至于比起陳凡都更加天真、無畏。劉大彪去世之后,她帶領著霸刀莊,總會做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來。眾人對她的容忍,一來是因為劉大彪的一份人情實在太深,二來也因為霸刀莊確實有著強大的戰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