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真是是好心情就有好運氣。 燕飛美滋滋地拎著禽龍的肉塊,扔進了環(huán)形湖中。然后一邊看著有什么東西被血腥味吸引過來沒有,一邊樂呵呵的念念有詞。 所謂的好運氣就是他躺在床上睡不著,在養(yǎng)牛島從陸地鱷口中‘撿’了半只禽龍。對他來說,偶爾能夠‘不勞而獲’,無疑就是一種好運氣。 喂娃娃魚的時候,他想到了這個辦法,現(xiàn)在已經(jīng)沿著環(huán)形湖扔了好幾個地方了。 這些帶著血腥味的肉塊倒是也吸引了一些東西來,結(jié)果燕飛一看就大失所望——來的居然是他扔進湖中的鯰魚。 看到這些家伙依然在湖水中活的自在,燕飛基本上可以確定了,這個湖中估計就真的沒什么大型的恐怖怪物了。 于是在幾分鐘之后,這條湖中就迎來了一個時大時小,時而是蟒蛇時而是鱷魚,時而又變成胖嘟嘟娃娃魚的訪客。 之所以變化來變化去,是因為無論蟒蛇還是鱷魚,都是不能長時間在水中潛伏的。每次變化,都能讓他省去了去水面呼吸的麻煩。 幽暗的湖底并非一點光亮都沒有,在湖底隨意散落著一種會散發(fā)著微弱光芒的石頭,讓這幽暗的湖底看起來看起來倒像是夜空一樣,格外美麗。 燕飛都忘了是在地理還是小學(xué)的自然課本學(xué)過了,反正倒是認出來這玩意兒是什么了。這應(yīng)該是螢石,白天吸收了太陽光線,晚上發(fā)光。 每一個發(fā)光的石頭的周圍,都多多少少有一些奇怪的小水生生物,有的像是小魚,有的則是鬼都不知道是什么名字。 數(shù)量較多的一種小魚也就巴掌大小,背部有一個比較大的魚鰭,顏色有些發(fā)綠,成群結(jié)隊的游來蕩去,看著倒是挺好看。另一種比它大很多,最大的差不多都有一兩尺來長的魚數(shù)量也不少。 這種大點的魚黃藍相間,顏色也是鮮艷,有點像是鯽魚一樣。就是嘴巴微微上翹,加上一對小眼睛,看著倒像是在時刻鄙視看它們的燕飛一樣。 這些自然不算什么危險,都被燕飛無視了。 隨著潛入的水底越來越深,這種會發(fā)光的石頭就越來越少,而且光亮也越來越黯淡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