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七章 再請募兵-《寒門崛起》
第(2/3)頁
一旦,明朝走入這個死循環,那明朝勢必會走入一個農民起義的汪洋噩夢。
那大明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甚至,從某種角度也可以這么說,募兵制是壓垮大明的第一顆稻草。
歷史上,在萬歷三大征時期,募兵已經是明軍的主力了,糧餉開支已經占了當時大明年度總賦稅的一半了。
糧餉開支這么大,朝廷還有多少錢造兵器,還有多少錢給官員發俸祿,還有多少錢修河工,還有多少錢賑濟百姓,還有多少錢發展經濟?!
光農民起義就已經讓大明重傷了,當黑山白水間的勁敵向帝國發起沖鋒時,帝國的滅亡就成必然了。
如此看來,說募兵制是壓垮大明的第一根稻草也不無道理和依據。
可是,如今江南倭患如此嚴重,不募兵又不行。
這可如何是好?
如何既募兵,又少給朝廷增加糧餉負擔呢。
朱平安皺著眉頭,沉思了良久,怎么也想不到一個兩全其美的答案。
“這該怎么做呢?”朱平安自言自語,在宣紙上寫了“衛所”和“募兵”還有“糧餉”三個詞語,一遍又一遍的看著這三個詞語,沉思了起來。
一遍又一遍
一遍又一遍
忽地,一道靈光閃過了朱平安的腦海,朱平安連忙拿筆在宣紙上記了下來,在“募兵”和“衛所”兩個詞語上畫了一條線,將它們連了起來。
既然衛所不堪,必須要募兵,那為何不根據募兵的數量,來相應減少衛所軍戶呢,反正衛所現在又不堪一用,將他們由軍戶轉化為普通百姓,將一部分屯田轉化為普通農田,讓這些軍戶轉民戶來耕種這些土地,繳納的賦稅來彌補募兵的糧餉。
雖然,現在衛所制度下,軍戶也要納糧,比例甚至達到一半之多,但是由于衛所的**,軍戶納的糧大都進入到軍官的口袋了,軍戶也成了衛所軍官的奴隸。
還不如朝廷下令,直接將相應的軍戶轉為民戶呢,省的他們被衛所軍官盤剝。
至于一個募兵得多少軍轉民?
當然是兩者的比例越小,老百姓負擔越輕;按照古代生產力估算,大概需要二十來個老百姓來養一個士兵,這樣的比例老百姓的才不至于揭竿而起。
也就是說,募兵一個,衛所可以轉二十個軍戶為普通民戶,并轉相應的軍屯為民田,用他們的賦稅、雜役來養募兵,以減輕朝廷的財政壓力,同時也減輕普通老百姓的賦稅壓力。
不是要取消衛所制度,而是衛所和募兵相結合,調整二者的比例和結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沙|
南乐县|
勃利县|
永福县|
剑阁县|
阿拉善右旗|
孝昌县|
正镶白旗|
嘉禾县|
白朗县|
望奎县|
尤溪县|
康定县|
兴海县|
曲周县|
孙吴县|
湖南省|
安岳县|
历史|
绥中县|
安龙县|
盈江县|
曲松县|
漳浦县|
柳林县|
湘西|
新闻|
双江|
巩义市|
龙井市|
图木舒克市|
泸溪县|
龙泉市|
尚义县|
东莞市|
阳山县|
泰顺县|
云阳县|
陇西县|
即墨市|
庆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