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啟稟知縣大老爺,小的們都是紅廟村的正經人家。我們村叫紅廟村就是因為村前村后山上有兩座廟,村前山上有一座和尚廟,叫紅廟寺,村后有一座廟是尼姑庵,叫紅廟庵。這兩個寺廟平素很靈驗,名氣也很大,在四里八鄉都是出了名的,不成想竟然出了這兩個傷風敗俗的。今天早上,我們村的張大牛起得早,去村后山下樹林采菌,聽到樹林里有動靜,還以為是來了熊瞎子或者狼之類的,嚇的躡手躡腳的跑回村里,報給了我。我擔心野獸傷人,便帶了村里的壯實后生,拿上了家伙事,準備替村里除了這一大害。” “可是沒想到,等我們進了樹林找到有動靜的地方,沒有現什么野獸,倒是現了這一對不守清規戒律、傷風敗俗的貨!我們逮住的時候,這兩貨還在一起摟摟抱抱呢!都沒有現我們!唉,真是傷風敗俗啊!所以,我們當場捉住,用我們準備捆野獸的繩子,將這一對傷風敗俗的貨,綁來報官!” 里正張大龍跪在地上,將捆綁和尚尼姑報官的緣由,一五一十的講了出來。 朱平安聽畢點了點頭,又問跪著的十多個村民,“你們可有什么要補充的?” “知縣大老爺,里正講的全乎,俺們沒有什么要補充的。” 十多個村民齊齊搖頭。 “哈哈哈......這也算是歪打正著。本想打野獸,沒想到打了一對野鴛鴦。” “呵呵,用捆野獸的繩子,捆他們,也算是物有所用,這兩不要臉的貨,跟野獸有什么區別嗎。” “真是不要臉啊,還是出家人呢......” “怪不得和尚廟旁邊有座尼姑廟啊,這正好配對啊......” 外面圍觀的吃瓜群眾聽了張里正的話,不由眉飛色舞的討論了起來。他們已經不是第一次來縣衙看縣太爺審案了,知道規矩,都是壓著聲音說的,不敢驚擾了縣衙審案。不然,輕則被驅逐出縣衙,重則還會被罰呢。 朱平安問完了原告后,轉頭看向被捆綁的和尚和尼姑,對堂下的衙役下令道,“先給他們松綁,未等本衙斷案審結前,任何被告皆是嫌犯,并非罪犯。等到本衙斷案審結后,有罪的依照律法嚴加懲處,無罪的釋放。” “多謝知縣大老爺。”和尚和尼姑被解開繩索后,跪地磕頭向朱平安道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