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人擊鼓鳴訟,自然要升堂斷案。朱平安令人升堂,將擊鼓之人帶上來。 外面很嘈雜,感覺人很多。 果然,衙役帶進來十七八個村民,這些人拖拽、推搡著一個和尚并一個尼姑。而且一邊推搡,一邊斥罵不要臉、傷風敗俗、不守清規、私通之類的話。 和尚和尼姑分別被五花大綁著,踉踉蹌蹌的被眾人拖拽進了大堂。 和尚非常狼狽,身上僧衣被撕扯的變形了,露出半個膀子,沾著雞蛋殼、爛菜葉自,身上有傷痕,不過都是輕傷,并不嚴重。尼姑也是一身狼狽,僧衣上有雞蛋殼、爛菜葉子,不過比和尚好很多,身上也未見傷痕。 除了這些當事人,外面還轱轆轆跟進來了很多看熱鬧的群眾,有七八十人的樣子,將縣衙大堂外圍的水泄不通。 以前縣衙審案,只是偶爾公開審理,或者是特別重大的案子才公開審理。 朱平安來靖南后立下的規矩,凡是訴至靖南縣衙案件,除極個別隱私案件外,其余一切訴訟案件,均要公開審理。一旦升堂斷案前,靖南縣衙儀門皆是四敞大開,允許老百姓到達堂前觀看、旁聽。當然,老百姓觀看、旁聽可以,但是不能大聲喧嘩,影響判案,不然驅除出去。 朱平安意圖通過允許百姓旁聽審案,一來可以促使案件公正審理,二來可以提高縣衙的公信力,三來嘛,則是通過審理案件,教化百姓。 老百姓嘛,喜歡看熱鬧,古代又沒有多少娛樂活動,朱平安每次升堂審案,都會有很多老百姓前來旁觀,而且中途還會有越來越多老百姓加入旁觀。 現在,靖南縣衙審案都快成了靖南縣城一個固定的法制宣傳節目了,而且收視率很高,越來越高。每次升堂斷案,堂外都擠滿了看熱鬧的吃瓜群眾。 今天這個案子很特別,主角竟然涉及到一個和尚和一個尼姑,聽村民斥罵的不要臉、不守清規、私通之類的言語,很明顯還是一個桃色案子...... 和尚,尼姑,私通......涉及了宗教、八卦、桃色、隱私等多重因素。 這話題放到現代都是一個爆炸性的新聞,更別說封建保守的古代了。 第(2/3)頁